自盱之临川早发

扁舟催早发,隔浦遥相语。
鱼色暗连山,江波乱飞雾。
初辞梁安峡,稍见石门树。
杳杳一声钟,如朝复如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盱之临川早发》是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揭傒斯,字曼硕,号朝散,元代著名文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在元末明初,他的文学成就尤为显著,其诗作流传至今,受到后世学者和读者的广泛赞誉。
  2. 作品原文:扁舟催早发,隔浦遥相语。鱼色暗连山,江波乱飞雾。初辞梁安峡,稍见石门树。杳杳一声钟,如朝复如暮。
  3. 作品鉴赏: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江上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旅行生活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扁舟催早发”展现了旅途中的紧迫感,而“隔浦遥相语”则描绘了船行途中的宁静氛围,两者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欣赏,也反映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元朝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元代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文人墨客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许多反映时代精神、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揭傒斯作为一个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文人,其作品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色彩。

了解《自盱之临川早发》不仅仅是对其文本内容的赏析,更是对元代诗歌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的一次深入探讨。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元代文人对于生活哲学的独到见解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中追求的自然和谐之美。

《自盱之临川早发》不仅是揭傒斯个人的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元代诗歌艺术的一个缩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