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贾氏山房

暝色苍茫赴远岑,独追灯火下荒浔。
寒沙细水通幽径,修竹高楠走翠阴。
草草悲欢中夜语,悠悠醉醒百年心。
石霜烟月寒无寐,坐听疏钟出二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贾氏山房》是明代文学家黄溍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淡墨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通过精细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感慨。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黄溍,字景行,号湄源,浙江金华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他的作品广泛涉猎诗歌、散文、赋等多种文体,其中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黄溍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善于捕捉自然景色中的微妙变化,并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2. 作品原文:暝色苍茫赴远岑,独追灯火下荒浔。寒沙细水通幽径,修竹高楠走翠阴。草草悲欢中夜语,悠悠醉醒百年心。石霜烟月寒无寐,坐听疏钟出二林。

  3. 作品鉴赏:《宿贾氏山房》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致描摹,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意境。首句“暝色苍茫赴远岑”描绘了夜色中远山峰峦的轮廓,给人以遥远而又深沉的感觉;次句“独追灯火下荒浔”则转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灯火”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孤独一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的场景。第三句“寒沙细水通幽径”,进一步细化了夜景的细节,通过“寒沙”和“细水”这两个词,勾勒出了一条蜿蜒在幽静小径上的水流,增添了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感觉。

  4. 艺术手法:《宿贾氏山房》运用了一系列的艺术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在描写景物时,诗人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让自然景观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如“寒沙细水通幽径”中的“走”,赋予水以人的动态特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此外,整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由景入情,情感流露自然而不失深意,充分体现了黄溍诗歌的特点。

黄溍的《宿贾氏山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思考,成为明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作。它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和人生态度的深入思考。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能够提供美的享受,更能够引发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层次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