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傅汝砺之安南

南徼车书路不遥,秋风使节下青霄。
颇闻僚佐登才彦,应有文章达教条。
日照楼船江水活,天低铜柱瘴云消。
归时岭上梅花发,想见诗囊未寂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傅汝砺之安南》是元代诗人黄溍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傅汝砺赴安南出使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关于此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元代诗人黄溍,字晋卿,生于婺州义乌,自幼才华横溢,学习文辞迅速。他弱冠后游历江浙,与当时的学者交流诗歌,并得到他们的赞赏。在至顺初年,黄溍通过马祖常得到了举荐,进入翰林院工作,历任宁海丞等职。至正十年,他得以退休,享年八十一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丰富的文学成就。
  2. 诗歌原文:《送傅汝砺之安南》原文如下:“南徼车书路不遥,秋风使节下青霄。颇闻僚佐登才彦,应有文章达教条。日照楼船江水活,天低铜柱瘴云消。归时岭上梅花发,想见诗囊未寂寥。”这首诗描述了傅汝砺即将远赴安南出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其此行的美好祝愿和对他才华的认可。
  3. 诗歌鉴赏: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秋”这个季节来表达时间的概念,以及“青霄”这样的词汇,传达了使者高升、前程似锦的愿望。此外,诗中还蕴含了对文化传承的期望,希望傅汝砺能够以自己的才华和学识,推动当地的文化艺术发展。

《送傅汝砺之安南》不仅展现了黄溍作为一名文学家的深厚功底,也反映了元代社会对外交流的开放态度和对外交使者的尊重。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以及对文化交流的热切期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