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延陵人。开元间仕历大理司直。与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工为诗。二子何、佶,纵声雅道,齐名当时,号”三包”。有诗一卷,行世。
夫人之于学,苦心难;既苦心,成业难;成业者获名不朽,兼父子兄弟间尤难。历观唐人,父子如三包,六窦,张碧、张瀛,顾况、非熊,章孝标、章碣,温庭筠、温宪;公孙如杜审言、杜甫,钱起、钱珝;兄弟如皇甫冉、皇甫曾,李宣古、李宣远,姚系、姚伦等;皆联玉无瑕,清尘远播。芝兰继芳,重难改于父道;骚雅接响,庶不慊于祖风。四难之间,挥麈之际,亦可以为美谈矣。
唐才子传 · 包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包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包融,唐朝的著名诗人,他的名字与“唐才子”这一称号紧密相连。据《唐才子传》记载,包融生于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是吴中地区文词之友的重要成员之一。他的诗歌创作,特别是在开元年间,已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之一。
包融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一位深谙书法的人。他的诗作流传至今,其中一卷诗作被后世广泛传颂,可见其文学成就在当时就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赏。同时,包融也因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卓越的诗歌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融与其子何和佶并称为“三包”,这反映了他在文学上的卓越贡献。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唐代文学的丰富多样性和深厚底蕴。
包融的文学地位不仅在于他个人的才华和成就,更在于他对后世文学发展的深远影响。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和影响。可以说,包融是唐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将永远被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