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得春来,春寒春困,陡顿无聊。半剔残釭,片时春梦,过了元宵。
空山暮暮朝朝,到此际、无魂可消。却倚东风,水如衣带,草似裙腰。
早春怨 · 拟白石
介绍
《早春怨·拟白石》是元代诗人张雨所创作的词,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复杂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诗人概况:张雨,字天锡,号江村,元代著名诗人、词人,与杨载、范椁并称“元诗三大家”,其诗风以清雅淡远见长,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之作。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哲理思考,深受后人喜爱。
诗词原文:《早春怨·拟白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全文如下:盼得春来,春寒春困,陡顿无聊。半剔残釭,片时春梦,过了元宵。空山暮暮朝朝。到此际无魂可消。却倚东风,水如衣带,草似裙腰。
诗词鉴赏:《早春怨·拟白石》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元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该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时光更替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同时,诗人在词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生活智慧。
创作背景:张雨作为元代著名的文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当时文化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文化追求和审美情趣。这首《早春怨·拟白石》的创作背景,很可能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心境有关。或许是在春天到来之际,诗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短暂,于是借咏物抒怀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情感表达:张雨在《早春怨·拟白石》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通过描绘春花秋月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们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艺术特色:该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语言优美而富有音乐性,如“水如衣带,草似裙腰”等句子,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能够很好地传达出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其次,结构紧凑而层次分明,诗人巧妙地将景物描写、情感抒发和哲理思考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词既有艺术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
《早春怨·拟白石》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诗词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还蕴含着对人生、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作不仅是元代文人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来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