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括田诗

维县义乌,有腴其田。
畇畇原隰,有陌有阡。
田则民有,税入于官。
岁取几何,石万三千。
民之繇役,视税寡多。
维民之媮,虚实以讹。
富累千百,役仅一加。
贫或斗升,顾同其科。
官有臬司,视民孔明。
曰兹富贫,弗均弗平。
宜括其实,使无遁情。
役以税差,税由籍徵。
维事之殷,匪才莫支。
孰以才称,范侯在衢。
臬司檄侯,侯莫敢违。
义乌之事,俾侯来尸。
侯来尸之,躬其劳勤。
凡民有田,俾其自陈。
里胥载覈,徂隰徂畛。
且稽故籍,质其伪真。
钩隐弗遗,增崇弗逾。
既括而实,乃籍乃图。
图籍既完,弗缪弗污。
按籍以役,庳高用敷。
豪民大家,繇兼役重。
单夫窭人,获免于佣。
富既弗病,贫将终丰。
民情载愉,颂声沨沨。
颂声伊何,民役孔均。
匪役之均,惟侯之恩。
侯恩曷忘,膏泽我身。
我身之馀,施及子孙。
愿侯毋行,侯行不留。
岂惟我人,人皆徯侯。
侯其行矣,莫维侯舟。
我歌我诗,以相民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义乌括田诗》并不是一首文学作品,而是明朝王祎的一首诗。该作品是一首表达对地方税收不公现象的批评和揭露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王祎(1398年-1461年),字汝玉,号东山,明代文学家、学者,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他的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著有《续文献通考》、《东山全集》等作品。
  1. 诗歌原文
    维县义乌,有腴其田。畇畇原隰,有陌有阡。田则民有,税入于官。岁取几何,石万三千。民之繇役,视税寡多。维民之媮,虚实以讹。富累千百,役仅一加。贫或斗升,顾同其科。官有臬司,视民孔明。曰兹富贫,弗均弗平。

  2. 诗歌内容

  • 描述地理环境:诗人在诗中描述了义乌县肥沃的田地,以及阡陌纵横的田野。这里的描述展现了义乌县的农业繁荣和土地资源丰富。
  • 反映税收问题:诗中提到每年的税收高达“石万三千”,说明当地民众承担了沉重的税负。这反映了当时政府对农民征收重税的情况,而民众为了生存不得不承担这些负担。
  • 揭示社会矛盾:诗歌通过“维民之媮,虚实以讹”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不公平。一部分人因为隐瞒财富而逃避税收,使得真正贫困的民众反而要承受更多的负担。
  • 批评官商勾结:诗中的“官有臬司,视民孔明”可能暗示了当时的官员与商人之间存在的勾结,导致政策执行不公,加剧了贫富差距。
  • 呼吁公平正义:最后的部分“曰兹富贫,弗均弗平”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呼唤正义的愿望。他希望所有的财富能够平等分配,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公正的待遇。

《义乌括田诗》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社会现实的画卷,通过诗歌的形式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税收问题、阶级矛盾和官员腐败等问题。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也是研究明代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