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高唐

残雪复残草,凄风吹未消。
王孙去不返,魂魄有谁招?
往事皆如梦,无人问早朝。
荒陵斜照里,松柏晚萧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高唐》为明末清初诗人孙蕡创作的五言律诗,是明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星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孙蕡(1613年—1692年),字象先,号赤湾,别号赤湾居士,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不仅在诗歌方面有卓越成就,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边塞诗篇,亦有婉约深沉的抒情小品。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1. 诗歌原文:《过高唐》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诗人情感的五言律诗。诗句“残雪复残草,凄风吹未消”捕捉了一幅冬日荒凉的景象,而“王孙去不返,魂魄有谁招?”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离别与失落的感慨。最后两句“荒陵斜照里,松柏晚萧萧”,更是将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推向高潮。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过高唐》作为明代董其昌创作的五言律诗,不仅是文学艺术上的珍品,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跨越时空的影响和启示,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