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急雨度林扉,馀滴烟梢尚湿衣。
雨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
物情到底能容懒,世事从前顿觉非。
自拟春光还自领,好谁歌咏月中归。
山中漫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漫兴》是明代诗人陈国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作品:
- 诗人简介:
- 陈国英,字六辅,惠来人,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贡生,入清不仕。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尤其是山水田园诗的独到见解。
- 内容概述:
- 散发寻幽地:首句“散发寻幽地”描绘了诗人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精神风貌。通过这一动作,展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登山一放歌: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通过歌唱释放内心的压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 采芳眠药圃:诗人在山林中采摘花草,悠然自得地生活在药圃之中,展现了一种隐逸生活的理想状态。
- 耽翠坐藤萝:诗人在绿意盎然的藤萝下静坐,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热爱。
- 愚谷风波少:形容诗人所处的环境宁静,没有太多的世事干扰,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净土的愿望。
- 顽仙慷慨多:这里的顽仙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万物,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大自然慷慨赠予的感激之情。
- 非关徒适志:意味着这种隐居并非出于功利目的,而是真正出于内心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吾道在槃阿: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思想的认同,认为真正的修行是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
- 赏析要点:
- 自然意象的使用:诗中大量使用自然景物,如山水、草木、鸟兽等,这些自然意象不仅美化了文字,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力。
- 意境的营造:诗中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 哲理性的思考:诗中融入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处世观,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提出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可以看出《山中漫兴》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