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英
【解析】 本诗写诗人游览山中,抒发了诗人在自然美景的陶冶下,对人世的淡漠之情。第一首是游山赏景之作,以清新明丽的语言表现了诗人游山赏景时的愉悦心情和闲适情趣。第二首是抒怀之作。“愚谷”指隐士的居处,此指诗人自己;“顽仙”即指作者自己。全篇借咏物抒怀。 【译文】 披散着头发寻找幽静的山林,登山放声高歌。 采摘花蕊躺在药圃里,陶醉于青翠绿蔓之间。 愚公山下风波很少,顽石山上慷慨多情。
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充满了浓厚的禅宗色彩。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不识朝华路,寻源一睇凝。 香流溪口寂,云护宝林层。 龙象胎真气,山河应圣兴。 我师诞岭南,觉性自圆成。 黄梅会七百,不羡六朝僧。 一悟无相偈,衣钵遂亲承。 逍遥爰自来,飘笠作萝藤。 远□身藏猎,知机鸟避鹰。 自解风幡义,演法道力胜。 四山为坐具,兰若纷坡陵。 佛树台阴古,潭心海气蒸。 亚仙檀樾主,高原尚棱棱。
曹溪参六祖赋得三十四韵天乐时闻响,传灯续相仍。 如如元无极,世法漫损增。 五花终成果,今修得未曾。 快瞻真面目,千年拳服膺。 时代虽云隔,檀经信有徵。 迷川怀彼岸,大路准金绳。 兔角洵为幻,电光亦匪恒。 待看野劫火,化作玉壶冰。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曹溪(禅宗的发源地)参访六祖慧能的情景,以及他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 赏析:这首诗以曹溪参六祖为主题,通过描绘作者在曹溪参访六祖的场景和心境
乍出葵阳道,骊歌声未休。 山花恋去驾,梅雨送行舟。 文治推单父,才名识太丘。 明时方汲引,迟汝到皇州。 赏析 诗句释义与关键词注释 乍出葵阳道,骊歌声未休。 此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乍出葵阳道”意指刚刚离开阳光温暖的道路,象征着新的开始或转变;“骊歌声未休”则表达了骊山的歌声(可能指骊山的美景)仍在持续播放,暗示离别的情感并未完全散去。 山花恋去驾,梅雨送行舟。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最后给出赏析。本题属于理解类试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题目所给的注释和提示,分析诗句的内容。 “竭泽”,指把湖泊里的水都抽干了;“□□”,指被淹没的田地。诗人用“涸”字,写出了湖中之鱼因水位下降而死亡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也暗含了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沧桑”,泛指世事的变化、时代的变迁。“犹是”,仍然如此。“龟湖”指的是太湖
感遇 平生怀一剑,无异风胡削。 琉璃吐莲花,江河精不涸。 纵横运无前,截蛟如断藿。 如何没埃尘,芒寒未磅礴。 夜夜斗牛边,宝气尚腾焯。 慎勿畀匪人,用之同刈获。 以防君子身,千年光涵锷。 注释: 感遇:感慨世事变迁,抒发自己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平生:一生。 怀:怀抱、拥有。 一剑:一把利剑。 无异:没有差异,指与利剑一样锐利。 风胡削:比喻利剑锋利无比,如同风吹拂过一般。 琉璃吐莲花
诗句:朱崖翠壁满流霞,怪石穿松故老家。 注释翻译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朱崖翠壁满流霞”:描述了山峰如被红霞覆盖的景象,朱崖是地名,翠壁指的是绿色的山崖,流霞则指晚霞映照在山壁上的美景。 - “怪石穿松故老家”:表达了山峰上怪石嶙峋、松树穿石的景象,给人以古老而神秘的感觉。 2. 整体意境: - 整首诗通过描绘罗浮山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幅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写
罗浮歌二首 锦绣峰随玉女峰,鸾箫仙佩响琮琼。 相逢话指麻姑在,为饮琼苏酒一钟。 注释:这两句诗描述的是罗浮山的美景和传说中的神仙故事。锦绣峰是指罗浮山中的一座山峰,它随着玉女峰一同出现。鸾箫仙佩则象征着神仙们的音乐和法器,而“响琮琼”则是形容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相逢的话指麻姑在,指的是诗人与仙人相遇,并询问麻姑的所在。为饮琼苏酒一钟,则是诗人准备品尝琼浆玉液的酒。 赏析
注释: 1. 宦况似飞鸥,云天任息游。 注释:官场的生活如同飞鸟般自由自在,可以随心所欲地游玩。 2. 饮泉不易志,对月几登楼。 注释:在清澈的泉水边饮宴,难以保持内心的宁静;面对明亮的月亮,几次登上高楼。 3. 鳄海迹初散,罗浮梦欲留。 注释:鳄鱼出没的地方,足迹已经消散;罗浮山的梦幻,我都想留住。 4. 独怜诸父老,携酒立沙头。 注释:只有那些年老的父亲们还依恋着,他们手拿一杯酒,站在沙滩上
不识朝华路,寻源一睇凝。 香流溪口寂,云护宝林层。 龙象胎真气,山河应圣兴。 我师诞岭南,觉性自圆成。 黄梅会七百,不羡六朝僧。 一悟无相偈,衣钵遂亲承。 逍遥爰自来,飘笠作萝藤。 远□身藏猎,知机鸟避鹰。 自解风幡义,演法道力胜。 四山为坐具,兰若纷坡陵。 佛树台阴古,潭心海气蒸。 亚仙檀樾主,高原尚棱棱。 功德天广大,诸魔静伏惩。 果然下下者,别有上上能。 说法龙降钵,卓锡地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