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泽年来鱼□□,沧桑犹是古龟湖。
浮沉往迹潮高下,去住冢□云有无。
世乱未能终稼穑,士贫那肯废诗书。
□时得睹修和理,鸡犬桑麻遍海隅。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最后给出赏析。本题属于理解类试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题目所给的注释和提示,分析诗句的内容。

“竭泽”,指把湖泊里的水都抽干了;“□□”,指被淹没的田地。诗人用“涸”字,写出了湖中之鱼因水位下降而死亡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也暗含了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沧桑”,泛指世事的变化、时代的变迁。“犹是”,仍然如此。“龟湖”指的是太湖。“去住冢□云有无”,意为世道动乱之时,士人不能安居乐业。“冢□”是指坟墓,“云有无”是指云彩飘忽不定,没有固定之处,暗喻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世乱”,指国家动荡不安。“未能终”,“终”即结束,指农民没有完成农事季节的收成。“稼穑”,泛指种植庄稼。“士贫”,指读书人的生活艰难困苦。“那肯废”,哪肯舍弃。“修和理”,整治天下,使政治清明。“海隅”,边际之地,这里指江南地区。“鸡犬桑麻遍海隅”的意思是说,在江南一带田野里,家家户户都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看到耕田种地的景象。“遍”,到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江南地区田野里,家家户户都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看到耕田种地的景象。

【答案】

(一)

竭泽|来鱼□□|沧桑|犹是古龟湖|浮沉往迹潮高下|去住冢□云有无|世乱|未能终稼穑|士贫那肯废诗书|□时得睹修和理|鸡犬桑麻遍海隅|释义:将湖泊中的水抽干了,湖中之鱼因水位下降而死亡,这是由于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就像龟湖一样,仍然如此。浮沉往迹潮高下,意思是说人们随波逐流,随着潮流上下颠簸,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世道动乱之时,士人不能安居乐业。士贫,指读书人的生活艰难困苦。那肯废,哪肯舍弃,意指读书人不愿放弃自己的学业,希望继续为国家效力。

(二)

□时得睹修和理|鸡犬桑麻遍海隅|释义: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实现治国理政的理想,那时,家家户户都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看到耕田种地的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