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魂易放早春天,风物江南倍可怜。底事兰成能作赋,感怀偏在戊辰年。
新岁竹枝词
介绍
。
“新岁竹枝词”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春风吹绿江南岸,
红雨翻飞野渡头。
山寺钟声闻古塔,
茅檐酒气醉清愁。
人生如梦常无定,
世事多变莫强求。
但愿长年同此乐,
人间何处不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春风吹绿江南岸”和”红雨翻飞野渡头”等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看法,并希望人们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整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蕴含着哲理性的思考和情感寄托,适合在春日里品读。这首作品体现了袁枚诗歌中自然与人生的融合特色,以及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变迁
相关推荐
注释: 新岁竹枝词:新年时写的竹枝词。 吟魂:指诗人的哀怨之情。 风物江南倍可怜:江南的景物格外令人伤感。 底事兰成能作赋,感怀偏在戊辰年:到底什么事情让文豪司马相如(兰成)写出了《长门赋》这样的辞赋呢?偏偏在戊辰年(即汉武帝建元元年)我感叹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新岁时写的一首竹枝词,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人开篇就点明了自己的情感基调——哀怨。这种情感贯穿全诗
新岁竹枝词 春晓日出难同时,自元和以来见两朝。记得簸钱时未还,对门除夕看迎春。 注释: 1. 春晓日出难同时:春晓日出难以同时看到。春晓日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 自元和以来见两朝:自从唐宪宗元和年以来,经历了两个朝代。 3. 记得簸钱时未还:记得当年簸钱时还没有还家。 4. 对门除夕看迎春:在除夕夜的时候
注释:新岁时,我给姑妈家的女儿写了一首诗。 旧家的姑侄女分别已经一年了,岁月在炉火旁烤着橘子的盛宴。侍女们却担心那欢喜的炭火,笑花飞上画裙缘。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年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姑妈家女儿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旧家的姑侄女分别后的生活,以及侍女们的担忧,展现了新年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情。同时,诗中的“笑花”一词也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了新年的喜悦和欢乐
新岁竹枝词 明欢姻阀互经过,背后绫纹刺几何。邂逅肩舆不相问,奚奴私说客名多。 注释:新年时,亲朋好友互相问候,走过的时候,背后用绫纹刺绣上客人的名字,偶然遇见了,却装作不认识,偷偷地告诉侍从,客人的名字有很多。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新年风俗的诗,通过描述新年时亲朋好友互相问候的场景,以及背后用绫纹刺绣上客人名字的细节,展现了新年时的热闹和喜庆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习俗,即新年时
此诗为诗人在新春佳节时所作,借新岁竹枝词来抒发自己对国事家情的忧思。 闲行坊曲看春联:闲行:漫步;坊曲:街巷、市井。春联:旧称桃符或门神,春贴于门以驱邪避凶。 暗露婵娟屈戍边:婵娟:美玉,代指女子(此处应为对月)。屈戍边:守卫边防。暗露婵娟,即明月当空。 小户岂曾窥邸报,也随人写太平年:也:也去、也去。 小户:指平民百姓。邸报:朝廷文书,这里泛指朝廷的消息。太平年:平安无事的年份。 注释
【注释】新岁:新年。竹枝词:唐代民歌,多写男女恋情。西村:指江陵县西的西村。姊妹:这里指女子。倚戟门:古代城楼有门旁插戟以为警卫,故称。望子:指女子盼望丈夫归来。冰玉:喻男子。承恩:受宠爱。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夜所作。首二句说蒋侯(即蒋钦、蒋勋)骑着旌旗骏马,从西边的村庄出发了;第三句说姐妹们同去看望倚戟门,第四句说她们笑恨芳香的吴地男子不能回来,留下冰玉般的丈夫永远承恩受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具体诗句,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分析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分析其表现的意境,并注意要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释进行理解。 “休宁药炮旧知名,俊健游郎满路擎。一炷挂香浑未了,手中抛过百千声。”这四句的意思是:休宁县的制药业历史悠久、闻名于世;俊健游郎满路擎。一炷挂香浑未了,手中抛过百千声。
【注释】 道北、宾筵:指京城。张,设宴。也呼朋社:也参加宴会。一猖狂:尽情欢乐。罗列,摆列。珍羞,精美的食物。扳,邀请。水部郎:官名,指李肇。唐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曾任秘书郎、水部郎中等职,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 【赏析】 这首诗是写新年夜宴的。诗的前两句写京城的新年夜宴。“道北”是说京城。“宾筵”即酒宴。《汉书·食货志》载:“汉兴以来,天下不耕而食常岁之蓄者,太半山海……故驱民而归之农
莫怪河豚价不廉 桥南酬过五千钱。谁知太宰归田日, 只与屠沽意气鲜。 注释:不要奇怪为什么河豚的价格这么低。在桥南你只需要花费五千钱就能得到它。谁知道当太宰回归田园的时候,他只能与屠夫和酒贩子一起享受这种新鲜的美味。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新年时节的竹枝词,诗人通过描绘新年时的热闹场景,以及人们对河豚的喜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官场的淡薄之情
【注释】 新:刚。竹枝词:唐宋时期流行在民间的诗体,以乐府古题作歌辞,多为描写男女恋情或反映社会生活的民谣小调。佛阁前头照水梅,半晴天气暖催开:指佛阁前的梅花,因佛阁前是一片池塘,所以池中的梅花倒影在水中与佛阁的梅树相映成趣,又因为天晴了,气温上升,所以这些梅花就开放了。娇憨小妹惊看见,一日来扳四五回:指那些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小姑娘,她们看到这盛开的梅花就高兴得跑来跑去,一天能跑四五趟。扳
【注释】蓝衫:古代士子所穿的青色衣服。提灯捧盒:提着灯笼,拿着盒子。点红单:指点状元。佥名:同音。有沐恩:有福气。 【赏析】这首诗是写新科进士的宴会盛况和欢庆心情的。开头两句说“多少蓝衫聚邑门”,“多少”是说参加宴会的人很多,“蓝衫”是士人的标志,所以这里特指新科进士。“聚邑门”是说聚集在城门附近,因为这里是举行宴会的地方。这两句写宴会开始之前的景象。中间四句写宴会开始的情景:“提灯捧盒酒盈尊”
【注释】 1. 新岁:新年。 2. 灯兴:指元宵节的灯火,借指节日喜庆。 3. 踏歌:在节日里,民间有边走边唱歌的习惯,称为“踏歌”。 4. 县门无榜:旧时春节贴年画,挂红灯,以图吉庆。 5. 奈愁何:奈何,怎么办? 6. 巷陌萧条:街巷冷落,行人稀少。 7. 成就欢期:实现欢乐的计划或愿望。 8. 事转多:事情反而多了。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对新年习俗的描写
【注释】竹枝词:唐代风俗,新岁时男女青年在江边唱和的歌词,多写离别相思之情。 笔床砚匣本长闲:指诗人平时爱好读书写字。 掩关:关上门。 鳌山:古代元宵节悬挂彩灯的山形架子。 赏析:诗题《新岁竹枝词》表明是作者新年写的词。 首句“笔床砚匣本长闲”,是说平常日子里,诗人喜欢读书写字,书桌上总是摆满了各种书籍和文房四宝。而“笔床”就是供人坐卧写作的书案。 次句“每到新年说掩关”,说的是每逢新年到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