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魂易放早春天,风物江南倍可怜。底事兰成能作赋,感怀偏在戊辰年。

注释:

新岁竹枝词:新年时写的竹枝词。

吟魂:指诗人的哀怨之情。

风物江南倍可怜:江南的景物格外令人伤感。

底事兰成能作赋,感怀偏在戊辰年:到底什么事情让文豪司马相如(兰成)写出了《长门赋》这样的辞赋呢?偏偏在戊辰年(即汉武帝建元元年)我感叹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新岁时写的一首竹枝词,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人开篇就点明了自己的情感基调——哀怨。这种情感贯穿全诗,无论是对江南景色的描述,还是对历史的回顾,都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伤。

诗人以“吟魂易放早春天”开始描述自己的心情。这里,“吟魂”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哀愁之情,而“易放”则表示这种哀愁很容易随着春天的到来而消散。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又暗示了他对春天过后可能到来的痛苦的预感。

诗人转向对江南风物的描写。他写道:“风物江南倍可怜。”这里的“风物”是指江南的山水风光,而“倍可怜”则是说这些风光在他眼中显得更加令人伤感。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无助。

诗人转入对历史的回忆。他提到:“底事兰成能作赋”。这句话中的“兰成”指的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长门赋》。诗人通过提及司马相如的作品,暗示了自己心中对于才华被埋没的感慨。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诗人以“感怀偏在戊辰年”作结。这里,“戊辰”指的是建元元年,即汉武帝建元元年。这一年,汉武帝下令废除了百家争鸣,统一了思想。诗人在这里用这个词,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于那个时代的思想压制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于自由思想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历史回顾,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对于才华被埋没和时代变革的敏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