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朝岁旦古难并,十九年来见两巡。记得簸钱时未还,对门除夕看迎春。

新岁竹枝词

春晓日出难同时,自元和以来见两朝。记得簸钱时未还,对门除夕看迎春。

注释:

  1. 春晓日出难同时:春晓日出难以同时看到。春晓日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 自元和以来见两朝:自从唐宪宗元和年以来,经历了两个朝代。
  3. 记得簸钱时未还:记得当年簸钱时还没有还家。
  4. 对门除夕看迎春:在除夕夜的时候,对着邻居家的门去迎接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从元和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九年的时间变迁,从一个角度看待历史的发展,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中的“春晓日出”和“元和元年”,是诗中所要表达的关键信息。通过这两个关键词,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时间的变化和历史的沧桑。
    诗中“自元和以来见两朝”一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跨度,从元和元年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十九年。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诗人个人生活的缩影。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记录时间,更是在感叹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诗人回忆了当年簸钱时的情景。簸钱是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通过旋转手中的钱来观察它们的形状。然而,这个场景在诗人的记忆中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没有回家过年。这反映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一句“对门除夕看迎春”,则是诗人对现实的观察和感悟。在除夕之夜,诗人站在自己的家门前,看着邻居家门前热闹的景象,迎接着新春的到来。这个细节不仅展现了节日的喜悦氛围,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重生。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的回顾和对现实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