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承仙诏出云林,马踏瑶花尺许深。
蚁酒频从官舍饮,貂裘不畏苦寒侵。
千章玉树为幢列,万里彤云接地阴。
今卧衡门无一事,雪山相对雪盈簪。
题雪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雪景》是明代诗人史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纯净的雪景图,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 作者简介:史谨,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
- 诗句原文:山排玉剑倚高寒,路绕琼台万木攒。一白不分天远近,却从何处望长安。
- 诗句赏析: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自然景色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诗中的“玉剑”、“琼台”等词汇,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景的美,也暗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刻,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
- 创作背景:据《明史·史谨传》,史谨因得罪权贵而被贬,后流寓云南,晚年定居南京。这段经历使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和坎坷,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更加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也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因此,《题雪景》不仅是对雪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他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总结和反思。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的特点上。通过寥寥数语,诗人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静谧、纯净的自然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和谐。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山水之景,也有人物之情,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玉剑”、“琼台”等,既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加深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 文化影响:《题雪景》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部分,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文化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现代价值:在当代社会,《题雪景》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它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和提升,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追求。其次,它鼓励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坚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后,它也启示我们要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和美好瞬间。
《题雪景》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和深刻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更体现了他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对现代人生活态度的一种启迪。因此,无论是对于诗歌爱好者还是对于寻求人生启示的人来说,《题雪景》都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