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寻梅出帝京,冒寒驴背句偏成。
霜飞涧道瑶华洁,霰集云根玉屑清。
注释:
几度寻找梅花走出都城,冒着寒冷骑在瘦驴背上。
霜花飞落在涧道,使瑶池一样洁净;雪霰降落在云根,像玉屑一般晶莹。
译文:
几次寻觅梅花从帝京中走出,冒着寒风骑着瘦驴。
霜花飘落涧道如同瑶池般洁白,雪霰降落在云根犹如玉屑一般清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画卷,通过对梅花、霜花、雪霰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几度寻梅出帝京,冒寒驴背句偏成。
霜飞涧道瑶华洁,霰集云根玉屑清。
注释:
几度寻找梅花走出都城,冒着寒冷骑在瘦驴背上。
霜花飞落在涧道,使瑶池一样洁净;雪霰降落在云根,像玉屑一般晶莹。
译文:
几次寻觅梅花从帝京中走出,冒着寒风骑着瘦驴。
霜花飘落涧道如同瑶池般洁白,雪霰降落在云根犹如玉屑一般清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画卷,通过对梅花、霜花、雪霰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寓金台答东道蒋十二秀才》是明代诗人陶益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的独特见解。其内容如下: 离居忘澹泊,对酒肯蹉跎。 客里春光异,京中世味多。 不辞惟药物,难遣祇诗魔。 薏苡行吟失,羞称马伏波。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离居忘澹泊,对酒肯蹉跎。 客里春光异,京中世味多。 不辞惟药物,难遣祇诗魔。 薏苡行吟失,羞称马伏波。 2. 译文注释: -
【诗句释义】: 1. 《赠安山人出粤》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安山人的出走,也暗含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雅知安期子”:知道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的品行。安期生,即安期公,相传为汉末三国时期道教上清派道士,曾随刘秀入蜀,后隐居深山之中,以炼丹术闻名于世。 3. “踪迹寄人间”:足迹遍布人间,行踪无定。这句诗表达了安期生虽然身在深山,但其精神却与世俗隔绝
岁晏送客 张帆嗟岁暮,逗浦候潮平。 酒醉离歌响,风高落木鸣。 求仙虚作计,访戴实多情。 他雨维舟地,劳君一寄声。 注释: 1. 张帆嗟(jiā):感叹岁月流逝。 2. 逗浦(dòu pǔ):地名,泛指水边地带。 3. 酒醉离歌响:酒醉后听到离别的歌声响起。 4. 风高落木鸣:风吹过树林,树叶落下发出响声。 5. 求仙(qiú xiān):寻找仙道。 6. 虚作计:空有想法,实际做不到。 7.
夜雨泛河 转舵惊动燕飞,泥泞花地欲流。 独自疑惑今夜雨,偏洒泛船之河。 容易认识归途路,难寻旧时倚楼。 一长啸含情,羁思转为悠悠。 注释: 1. 捩柁惊樯燕:转舵惊动了船上的燕子。 2. 花泥湿欲流:指泥地上的花被雨水打得快要流出水来。 3. 独疑今夜雨,偏洒泛河舟:只怀疑今晚的雨,却偏偏洒在泛船之上。 4. 易识归来路:容易找到回家的路。 5. 难寻旧倚楼:难以找到过去的倚楼。 6.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夜听闸河里号歌”一句,写诗人听到船夫的号子声;“沿河舟尽发,牵缆号齐鸣。”一句,写船夫们正在拉起船缆,号子声响彻河面。“客梦惊初觉,离愁怕此声。”一句是点明自己听到号子声后所想之事:自己正处在离别之中而听到这种声音,不禁感到十分惊恐。“行云中夜遇,折柳几时生。”这两句是说自己在半夜里遇见了天上的行云,并且看到路边的杨柳已经长出了新芽,春天已经来临。诗人用“行云”
泰和胡仰斋先生以诗谒先大夫祠行矣犹远寄相期用韵奉答 使君劳顾盼,先庙藉辉光。 彩笔留佳句,奎星照短墙。 相思人已远,入夜梦空长。 欲往从之子,蒹葭白露苍。 注释: - 泰和:地名,位于江西省。 - 胡仰斋先生:作者的同僚或朋友。 - 谒:拜访、拜见。 - 先大夫祠:纪念已故的先父的祠堂。 - 行矣犹远:表示对远方的人或事物的思念之情。 - 寄:传递、寄托。 - 相期:相互约定或期待。 - 用韵
【解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妻子去世后,对妻子生前的往事作了追怀,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奕世鸣珂盛”,奕世,指家族几代;鸣珂,古代用象牙或玉制成的小铃铛,声音悦耳;盛,盛大。此句意为:我的家族几代中,都以有才华的人而闻名于世。 “多君结绶荣”,结绶,系印的意思,这里指官员佩戴印信,故此处可理解为官运亨通;绶,古代系印的丝带,此指印信、官职。此句意为:我的妻子一生仕途顺利,官运亨通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吉安颜山农的一封信。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念昔青莲舫,逢君白鹭洲。 - 诗句解释:回忆起过去在船上相遇时的情景,你乘坐的是青莲花船,而我是白鹭洲的人。 - 关键词注释:青莲舫 - 指诗人的船;白鹭洲 - 可能是一个地名,位于某地附近。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颜山农在某种特定的地点或场合下初次相遇的情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唤起了对那段时光的回忆。 2.
注释: 朱明:指书信中的诗帖。 栖别驾:指书信中的别称,即隐居的县官。 凤毛:凤凰的羽毛,常用来形容人或物的珍贵。 骥足:骏马的蹄子,常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或品质。 遥相忆:远远地思念对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书信中的诗帖,诗人在收到鹤门关念斋所寄的信后,因信中有佳句而感到惊喜,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首句“朱明栖别驾”,朱明指的是书信中的人,别驾则是书信中的自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注释: 1. 别乡人入永新河:离开故乡的人进入永新河中。 2. 岛影盘河出:岛上的倒影在河中显现出来。 3. 滩声竟日悬:滩上的流水声持续了一整天。 4. 漫寻多士里:随意寻找那些士人居住的地方。 5. 聊上永新船:随意登上永新船。 6. 鱼雁空分去:鱼和雁在空中飞翔,仿佛是分开了一样。 7. 图书自渺然:书中的知识仿佛是模糊而遥远的。 8. 奚奴忙料理:奚奴忙于处理各种事务。 9. 催棹截长烟
第一首: 访西湖忆太白山人,不见孙太初 访:访问、拜访。太白山人:唐代诗人李白的别号。 山人:隐居山林的人。 第二首: 湖中笼鹤知何在,苍柳长条春自舒。 湖中:指西湖。笼鹤:形容鹤被网住的样子。 长条:形容柳枝细长柔韧。 赏析: 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对友人孙太初(李白的别号)的怀念之情。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西湖边寻找孙太初的情景,却无法找到他。第二首诗则描绘了春天里湖中的鹤和柳树的景象
注释: 访西湖忆太白山人二首 访寻杭州的西湖,回忆起当年隐居在太初时的情景,那时月亮下有许多诗篇是幼妇们所作的。今夜自己寻找到西湖的小路,沉吟着对着明月感叹相思之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杭州西湖后写的。他回忆自己当初隐居在太初时,月下有许多人作诗,都是一些幼妇所作。而如今他独自一人来到西湖,面对皎洁清冷的月亮,不禁感慨万千。 全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惊”错,应为“疑”。译文
【注释】 飞奴:李白自称。 鶱(qiāo)翮(hé):鸟张开翅膀。 凭虚:指在高空。 关情:触动感情。 奎星:北斗七星的第五颗星,也泛指北极星。 玉佩声:天上的云像玉佩的声音。 【赏析】 “爱尔飞奴鶱翮轻”,诗人以拟人手法写李白的飘逸之姿,“鶱”字是形容李白的诗风飘逸超脱,“翮”字形容他的笔锋锐利。“凭虚遥望转关情”,诗人以仰望星空的姿态,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注释】 乙丑:宋神宗熙宁九年。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时节。 家赏月:家人一起赏月。 喜见儿孙学雁行:高兴看到自己的孙子辈学习大雁飞行的队形。雁行,即大雁成群飞行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回忆过去,写诗人当年在异乡中秋时的情景。“忆昔”二字,点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为全诗定下基调。中秋之夜,当家人团聚之时,自己却客居异地,孤零零地与明月作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即可。 “还家最喜过中秋,塔影阑干果乱投”,意思是:回到家乡最高兴的莫过于过中秋节,庭院中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果实,纷纷落下。“还家”是说回到家乡,“塔影”“阑干”指树影、栏杆。“还家”,“还乡”,作者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喜悦的,“还乡”,即回家,与“过中秋”相呼应,说明是中秋节这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