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毛仲贤归越

忆昔乘船往会稽,湖山青压柂楼低。
路从贺老门前过,诗向越王台上题。
鸥鹭近人明似雪,鱼虾入肆贱如泥。
经年不到还惆怅,送子东行立水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毛仲贤归越》是元末明初李昱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深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李昱是元末明初的一位文人,其创作活动主要在元末和明朝初年,活跃在诗坛上,留下了众多优秀的诗作,其中尤以《送毛仲贤归越》最为人称道。
  1. 诗词原文
    忆昔乘船往会稽,
    湖山青压柂楼低。
    路从贺老门前过,
    诗向越王台上题。
    鸥鹭近人明似雪,
    鱼虾入肆贱如泥。
    经年不到还惆怅,
    送子东行立水西。

  2. 诗词鉴赏

  • 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湖山景色的描绘、友人离别的场景以及市场生活的描写,构建了一种既开阔又细腻的艺术境界。
  • 语言优美:诗句选用了如“鸥鹭近人明似雪”等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形容词,使得整首诗歌读起来流畅而又富有韵味。
  • 情感真挚:通过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离别时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岁月流逝的深刻体会。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末明初之际,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普遍面临生活和创作的双重压力。
  • 个人经历:李昱本人可能也经历了类似的离别之苦,这使他更能体会到诗句中所表达的情感。
  • 文化背景:当时的文学氛围较为浓厚,文人之间交流频繁,相互间的友谊和交往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巧妙地使用了“湖山”、“柂楼”、“贺老门”等意象,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 节奏韵律:诗歌结构紧凑,每一句都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诗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明快,韵律感强。
  1. 文化价值
  • 历史见证:《送毛仲贤归越》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的特点。
  • 人文关怀:诗中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间真情的追求。

《送毛仲贤归越》作为李昱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因其优美的文字和深远的意境受到赞誉,更因其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历史价值而成为研究元末明初文学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