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次偶成

王事驱驰分所宜,云程千里思依依。
菊花香冷迎霜绽,鸿雁声寒带雨飞。
古渡扁舟随处少,远山落木望中稀。
徐行莫讶前途晚,村市人家昼掩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途次偶成》是明代诗人程敏政的作品,而不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偶遇美景时的感慨与思考。程敏政,字克勤,明徽州府休宁人,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他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

《途次偶成》的原文如下:

寸寸田塍接涧阿,一丛茅屋枕坡陀。
马蹄已近江南路,渐觉人家水竹多。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和谐。前两句写景,通过“寸寸田塍接涧阿”和“一丛茅屋枕坡陀”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图,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受。后两句抒情,由眼前景物引发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途次偶成》是程敏政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展现了旅途中的美丽风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诗词,更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