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设帨雁门关,代北诸军尽解颜。
共道榆林飞将种,明驼莫载木兰还。
哭稚女雁
介绍
《哭稚女雁》是屈大均的作品。
作为清代文学作品,《哭稚女雁》不仅是屈大均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学传统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屈大均巧妙地将个人的感慨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缅怀。
相关推荐
【注释】 设:指设置、设立。雁门关:古关在山西省代县东北,是长城上著名的关口,为北汉和契丹(辽)的界线,唐时设雁门关节度使镇守。榆林:今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北部黄河东岸。飞将:指李广,字燕然,匈奴人名。木兰:《木兰辞》中说:“木兰不用父母言,木兰不用将军令,万里赴戎机,塞外寒秋月,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后用“木兰”指代女子从军。莫载:不要带回。 【赏析】
注释: 我怜悯堂上的慈姑,老凤凰在啾啾地叫着。得到这样一个左思娇好的女子,可以使白发的老人天天欢娱。 白话译文: 我怜爱堂上的慈姑,老凤鸣叫得欢快。我得到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儿,使她的白发老人可以每天快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母爱的诗。诗人对慈姑、娇女寄予了无限的感情。全诗语言平易,感情真挚
注释: - 汝母秦人父越人:你的母亲是秦国人,父亲却是越国人。这里的"秦人"和"越人"指的是你父母的籍贯不同,但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 - 汝生于代紫河滨:你是在紫河旁的代地出生的。紫河,又称代水,是黄河支流之一,流经山西、陕西等地。代地位于今山西平陆县东北。 - 万里三人成骨肉:虽然父母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心始终紧紧相连,如同骨肉一般。这里的"骨肉"指的是亲生子女,强调了尽管距离遥远
【注释】: 1. 雁:指雏雁。 2. 龙沙:指沙漠地带,这里暗喻战场。紫塞城:指边陲的关塞之城。“紫塞”是古代对西北边陲之地的称呼。 3. 绣褓:用五彩丝线织成的婴儿襁褓,形容娇嫩可爱。 4. 苦寒:天气酷冷。啼声:婴儿啼哭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战乱中写给幼子杜甫的诗,抒发了作者对孩子的无限爱意。诗人从初生到一岁,从龙沙到紫塞,从九月霜花凝绣褓到苦寒不断有啼声
注释: 1. 哭稚女雁:指在哭泣中怀念自己的小女儿。 2. 祖母:这里指的是作者的祖母,即作者的母亲。 3. 分甘:指分享甜美的食物。 4. 枣栗:这里指红枣和栗子。 5. 花篮:这里可能是指装有食物的篮子。 6. 殷勤:这里形容动作迅速、细心。 7. 双髴:指头发被剪得整齐漂亮。 8. 炎洲:指炎热的岛屿。 9. 翡翠簪:指用翡翠制成的发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 1. 两龄失恃汝何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的两岁孩子失去了依赖,你对此又知道多少呢? 2. 哭向桐棺索乳时: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在哭泣的时候,你在桐木棺材里寻找母乳的时候。 3. 万里将来孩抱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长大后,你会抱着孩子四处奔波,远离家乡。 4. 何人见尔不生悲: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看到你的孩子受苦受难,谁会不感到悲伤呢?
注释: - 哭稚女雁:指为女儿的夭折而感到悲伤。 - 孩笑朝朝绣佛前:指女儿每天早晨都在佛前绣花,表现出她的虔诚和孝顺。 - 那知有母在黄泉:意指女儿的母亲已经去世,自己却不知道。 - 殷勤赖有楼烦女:指女儿的母亲是位勤劳善良的女子。 - 似燕将雏得两年:形容女儿像燕子一样精心照顾自己的幼雏长达两年时间。 赏析: 此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女儿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悲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哭稚女雁》。 朝弄书篇夕画图,聪明不独识之无。 女中博士吾真望,不比寻常掌上珠。 注释: - 朝弄书篇夕画图:早上读书写字,晚上画画。 - 聪明不独识之无:聪明不仅仅是认识事物没有。 - 女中博士我真正期望,并不比普通人更珍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通过赞美女儿的智慧和才能,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朝弄书篇夕画图”描绘了女儿聪明伶俐的形象
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的作品,名为《哭稚女雁》,全诗如下: 频同曹子伤金瓠,不共任妻哭泽兰。 汝母劬劳应未足,九泉相待共饥寒。 逐句释义及注释如下: 1. 频同曹子伤金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常常像曹植那样(曹植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感到悲伤,因为我的幼小的女儿就像那金制的葫芦一样被夺走了生命的。这里的“曹子”是指古代诗人曹植(字子建),他在《洛神赋》中描述了与洛神(传说中的仙女)的美好情感
注释: 三月艰难在瘴海行走,归来时看不到一枝琼花。 家里的人相互支撑着哭泣,仿佛是哀猿的肠子断裂的声音。 译文: 三月艰难地在瘴气弥漫的海路上行走,回家后却看不到一株琼花。 家里的人都互相扶持着哭泣,就像哀猿断了肠子一样发出凄厉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三月艰难在瘴海行”,描绘了诗人在瘴气弥漫的海路上艰难行走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回家时的疲惫和艰辛
注释:四十岁的商人瞿(商瞿)还没有孩子,刚生下的女儿不曾感到悲伤。三年抚养孩子的辛苦,做母亲比做父亲时要多得多。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反映了他作为母亲的痛苦和艰辛。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女儿的关爱和忧虑,同时也展示了她作为母亲的辛勤和付出。诗中的“作母多于作父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为母亲身份的自豪和满足,也展现了她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守着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
《哭稚女雁》 屈大均的《哭稚女雁》是一首描绘往昔战争情景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幅战火纷飞的战场图景,同时表达了他对女儿命运的深切同情及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中,诗人用“雾縠花罗香渐微”形容战场上女性服饰的香气已逝,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欲与他人今不忍”则透露出诗人在战争中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和对和平的向往。“华山高处瘗斜晖”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
【注释】 罗浮:山名,在今江西赣州。 衣冠冢:古代死者的坟墓,因死者生前地位很高,所以死后也用华丽的衣服和帽子等来装殓。 麻姑:神话中人名。相传为古仙女,常在东海蓬莱山上捣药,她曾乘鹤飞到海上,见有青鸟衔花环送给她。后来传说她年老成仙了。 小凤子:即女凤凰,传说是黄帝的女儿,嫁给炎帝,生下昌意,昌意生高阳氏。高阳氏又生颛顼、帝喾,帝喾生挚、大任(即简狄)。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契成为商的始祖。
【注释】 哭稚女雁:指悼念幼小的雁雏。 阿母桐花儿小凤:指小杜鹃,即雏鹃。 桐花小凤命相关:小杜鹃啼鸣时,声音宛若“阿母”、“阿子”之声,所以称其为“阿母桐花”。 羽毛未就花先死:指小杜鹃尚未长成,便已死去。 凤自无心在世间:小杜鹃死后,不再叫唤,因此诗人以“无心”形容小杜鹃。 【赏析】 《哭稚女》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绝。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诗人通过咏物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亡女的怀念之情
汝母泉台久寂寥, 汝母已故,泉中之地空寂无人。 香魂应念女儿娇。 汝母的香气灵魂应该怀念你的女儿。 月中顾兔难离腹, 月亮中有一只兔子(嫦娥),她难以离开自己的肚子。 风里杨花易失条, 风吹动的杨花容易被吹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亡妻哀思的悼亡诗。首联“汝母泉台久寂寥,香魂应念女儿娇”描绘了妻子在泉边思念着女儿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妻子的深深怀念。颔联“月中顾兔难离腹
注释: 1)无端母子来烟瘴,送却浮生数月中。 无端母子:突然之间,母子两人来到了烟瘴之地。 2)无母不应还有子,芙蓉蒂断易随风。 无母不应:没有母亲就不会有孩子。 3)芙蓉蒂断易随风:芙蓉花的花瓣凋落,很容易随风飘散,比喻生命脆弱,容易消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之作,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悲伤。首句“无端母子来烟瘴”描绘了一幅母子二人突然降临于烟雾缭绕、瘴气弥漫之地的画面
【注释】 稚女:指小女儿。雁:大雁,这里比喻女子。“暂到人间”二句:暂到人间,未四秋,意谓刚到人世,还不到四年,即不到四个秋天。为谁辛苦作蜉蝣(fúliú):为何为女儿辛苦操劳,如同春蚕吐丝作茧,自己却像秋夜的飞蛾在烛光下死去。蜉蝣:一种夏夜出现的昆虫,体小而生命短暂。朝生暮死非予罪:蜉蝣生于朝,死于暮,这是它的命运,并不是我有罪。哭向皇天泪迸流:眼泪迸流而出。皇天,对天的称呼,这里指苍天。
注释: 1. 哭稚女雁: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的妻子去世了。 2. 葬汝先人墓道西:你的先人安葬在墓地的东边。 3. 白杨多处作幽闺:白杨树很多的地方,是你们夫妇幽居的地方。 4. 若知汝父长相忆:如果你知道你的父亲常常想念你。 5. 莫向黄泉汝母啼:不要在地府让她们哭泣。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写妻子去世后对妻子的哀悼之情。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哀痛。
诗句解析 1. “母子之思水月同”: 此句描述了母亲对女儿深深的思念,就如同水面上倒映的月亮一样清晰。这里的“水月同”比喻了母女之间的情感和记忆,如同水中的月亮一样,无论距离多远,都能感受到对方的思念。 2. “月轮只在水当中”: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月亮在水中的形象。月亮在水面上的倒影,就像母亲的身影,永远存在于母亲的心中。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永恒的、不变的情感,就像月亮始终在水面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