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白纻山作二首

桓公酣宴地,罗绮骄春丛。
舞态馀回雪,歌声逗结风。
宾客三千醉,杂沓待鸣钟。
繁华能几时,转瞬成蒿蓬。
双鹤阵云寂,丹凤梁月空。
时时见樵牧,指点认故宫。
驰景信靡停,秉烛亦已匆。
寄谢世间人,为乐及从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白纻山作二首》是林枝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林枝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登白纻山时的所见所感。其中“桓公酣宴地,罗绮骄春丛”一句中,桓公指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孙权,其酣宴地指的是他常来游玩的地方,罗绮则指穿着华美服饰的人群,春丛形容万物复苏的景象,整体描绘出一种盛世繁华的氛围。而“时人莫解牛,呼之欲谁与”则反映出人们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技艺传承的渴望。

在文学鉴赏方面,这两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和文化现象。例如,“转瞬成蒿蓬”,反映了世事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与世事变幻的感慨。同时,“寄谢世间人,为乐及从容”则传递了作者超脱俗世、追求内心平静与快乐的哲学观念。

这两首诗作为文学作品,以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