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午发胥门,暮泊宝带桥。
回首望荒台,风雨何萧萧。
忽见吴江塔,尖峭入云霄。
江神鼓浪迅,伏怪谢阴骄。
村火倏隐见,橹音乍忽超。
推篷一盱衡,烟光澹晚潮。
自姑苏取道吴兴将抵桐汭沿江舟中览眺谩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舟中览眺》。它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沿着江南水乡的河流,从姑苏(今江苏苏州)出发前往吴兴(今浙江湖州),沿途所见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与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自姑苏取道吴兴将抵桐汭”交代了诗人的旅行路线和目的地。从姑苏开始向东行,经吴兴,最终抵达桐汭。姑苏即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吴兴则是位于长江下游的古城,两者均为江南地区的重要城市。
接下来的第二句“沿江舟中览眺谩作”,描述了诗人在江中的船舱内,通过眺望两岸的风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览眺”指观察和眺望,而“谩作”则表达了一种随意、漫不经心的状态。诗人可能是在享受旅途中的宁静和美丽景色,也可能是在感慨时光易逝、岁月流转。
最后两句“忽忆故山归路远,烟波浩渺欲何之”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突然想起了故乡的山峦和回家的路,感觉那条回家的路遥远而漫长。同时,他也感到眼前的江水浩渺无边,似乎要延伸到天际,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道路选择的迷茫与困惑。
《舟中览眺》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一个文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