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诸君墓

高丘枕长坂,吊古起遐思。
义感先王重,书存烈士悲。
落花萦碧草,幽树语黄鹂。
欲问当年事,卢沟有断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诸君墓》是明朝胡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 首句:“高丘枕长坂,吊古起遐思。”描述了诗人站在高高的丘陵上,遥望着长坂,引发了对历史的遐想。
  • 第二句:“义感先王重,书存烈士悲。”表达了诗人因对先王的敬仰和对烈士的同情而深感痛心。
  • 第三句:“落花萦碧草,幽树语黄鹂。”描写了落花缠绕在绿色的草丛中,黄鹂在幽深的树林中欢唱的景象。
  • 末句:“欲问当年事,卢沟有断碑。”诗人试图询问关于当年之事,却发现卢沟(今北京)的断碑上刻着无法解开的谜题。
  1.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望诸君墓》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高丘、长坂、落花、碧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
  • 思想内容:诗中蕴含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先王和烈士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 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通过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望诸君墓》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其内容来看,可能是在明朝后期或清朝初年完成的。
  • 作者生平:胡俨是明朝末年的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战乱和社会动荡,因此他的诗作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1. 与其它作品的比较
  • 与杜甫的比较:杜甫的《哀江头》同样是写吊古诗,但更注重于表达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而胡俨的《望诸君墓》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 与韩愈的比较: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虽然也是写吊古诗,但其情感更为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友人未来的担忧。而胡俨的诗作则显得更为含蓄内敛,更加注重内心的抒发。
  1. 作品的影响
  • 文学价值:《望诸君墓》作为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教育意义: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这首《望诸君墓》不仅是了解古代诗词的好材料,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历史智慧和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望诸君墓》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时代印记的古典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