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闭松关晚放参,白云深处礼瞿昙。
杖藜散步无人伴,独自归来月满庵。
石室山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室山居》的诗意世界
在明代诗人陈守一创作的《石室山居》中,我们被引领进入一个宁静淡泊、远离尘嚣的世界。这不仅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朝闭松关晚放参,白云深处礼瞿昙。”,描述的是诗人清晨关闭山中之门,黄昏时分开始修行。在这里,“礼瞿昙”不仅是对佛教的虔诚,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这种生活态度,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一股从心灵深处升腾出的宁静力量。
“杖藜散步无人伴,独自归来月满庵。” 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坚定的生活状态。虽然周围没有人陪伴,但诗人却能在这幽静之中找到内心的慰藉和自我超越的勇气。而“独自归来月满庵”,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夜归时,月光洒满小屋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映射,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陈守一的《石室山居》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为读者提供了一扇窥探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窗口。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志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隐逸文化的一种追求和尊重。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理念以及他们如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创造出永恒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