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营即事四首

忽传边燧举,复见羽书驰。
万乘亲征日,群臣扈从时。
将军威胜虎,士卒力如貔。
不日平胡虏,欢声洽四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营即事四首》是明代陈琏创作的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琏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军事家,以其在军事和政治领域的成就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1. 诗歌原文
  • 忽传边燧举,复见羽书驰。万乘亲征日,群臣扈从时。将军威胜虎,士卒力如貔。不日平胡虏,欢声洽四夷。
  • 终宵味六韬,何用梦三刀。为荷恩荣重,宁辞运饷劳。旄头看已落,太白出何高。露坐听刁斗,霜威袭锦袍。和颍上知县廖谟行营即事四首。
  • 师行已逾月,何处是开平。天暝雕声惨,沙乾马足轻。辕门瞻左钺,驰道望前旌。共睹军容盛,行看朔漠清。
  1. 诗歌鉴赏
  • 《行营即事四首》是一组反映战争场景和将士生活的诗作。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战场上的紧张氛围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与安宁的追求。
  •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如“威胜虎”、“力如貔”等,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的勇猛和忠诚。同时,通过对战场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辛,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 历史背景
  •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作品往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 《行营即事四首》作为陈琏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观念。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

通过了解《行营即事四首》的作者、诗歌原文及其鉴赏、历史背景等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组诗作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同时,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明代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