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气横空急皂雕,一时胡马挟风骄。
嫠忧正似关宗国,雅志常如在本朝。
侧席岂无思颇牧,垂裳何必愧虞姚。
犹闻得肉羁鹰饱,猛掣绦铃遁远霄。
秋凉闻寇
介绍
《秋凉闻寇》是明代诗人陈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秋凉闻寇》这首诗作于明朝,由陈锜创作并完成。作为明代的文学瑰宝,此诗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历史与文化层面上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秋凉闻寇》:
作者背景:陈锜,字器之,号东皋,是明福建福宁人。他出身科举世家,早年便以才华出众闻名,曾历任御史等职。永乐年间,他在监军甘肃时,以严明的纪律和果断的行动著称,深受军民爱戴。然而,命运似乎对他并不宽容,最终因战死而英年早逝。他的这种悲壮经历,无疑给《秋凉闻寇》这首诗增添了几分厚重的文化底蕴。
诗歌原文:杀气横空急皂雕,一时胡马挟风骄。嫠忧正似关宗国,雅志常如在本朝。侧席岂无思颇牧,垂裳何必愧虞姚。犹闻得肉羁鹰饱,猛掣绦铃遁远霄。
主题分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战事的紧张局势来表达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和忧虑。诗中“杀气横空”形容战争的残酷和激烈,展现了战场上的血腥和悲壮;“胡马挟风骄”则形象地描写了敌军的嚣张气焰以及其所带来的恐惧感。同时,诗中还流露出诗人对忠贞爱国之士的赞美之情,通过“尚闻得肉羁鹰饱”、“猛掣绦铃遁远霄”等语句,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家尽忠、不惧生死的将士们的高度敬意和深切怀念。
艺术特色:陈锜的诗歌风格豪放直率、感情真挚。在《秋凉闻寇》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将战争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烽火连天的边疆战场。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忠义、礼法等,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时代特征,又不失民族韵味。
历史影响:作为明朝时期的作品,《秋凉闻寇》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不仅是陈锜个人文学创作的代表作,更是研究明代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军事和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秋凉闻寇》是一首充满历史深度和社会意义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陈锜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朝的历史和文化,也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