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鸿去燕各分飞,翠霭浮空白日微。
霜霰渐成欺葛屦,风尘终不到荷衣。
穷愁亦有江枫咏,高调谁传郢雪诗。
远愧俊游成老大,雁行时觉少参差。
【注释】
闻:听到,听见。寇:这里指战乱。来鸿去燕:大雁南飞。各分飞:比喻人们各自离去,互不相干。翠霭:青烟霭气。浮白:泛指水面。日微:太阳落山。欺:欺侮、欺人。葛屦(jū):用葛布做的鞋。风尘:指战乱的烟尘。穷愁:困顿忧愁。江枫:指秋天的枫叶。郢雪:郢州雪花,即今湖北荆州一带产的一种雪花,因楚王曾在此筑台赏雪而得名。高调:高亢的音调或高超的技艺。谁传:谁能传颂?俊游:豪放的游乐。老大:年老体衰的样子。少:少有。参差:不整齐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战乱中听到大雁南飞,感叹人生多舛的一首咏物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对仗工整,音节铿锵,读来朗朗上口。
开头二句,诗人以大雁南飞作比,说明自己和友人也分别南北,各奔前程了。“来”“去”二字,写出了大雁的行踪;“分飞”二字,写明了作者与朋友的离别情况。“各分飞”三字,既点出了“来”与“去”两个动词,又照应了题目中的“秋凉”,使全诗笼罩在一片萧飒悲凉的氛围之中。
三四句紧承上文,由景入情。诗人想象到自己身受霜霰之害,而友人却能乘风破浪,远游他乡,不禁感到惋惜。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忧虑之情,而且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局面。
五六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诗人想到自己的穷愁之苦,不禁发出了“江枫”和“郢雪”之叹,但无人能解其志,更无人为其传扬壮举,令人扼腕长叹!“谁传”一词,既是诗人自问自答,又似是在向世人发问,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以及希望有人理解自己的高尚情操,从而为这首诗增添了几分深沉含蓄之美。
诗人由感慨转入自我反思。诗人想到自己如今已是年老体衰之人,而友人却仍然能够豪放地享受生活,于是诗人深感惭愧。“远愧”二字,既表明诗人自视不如友人,又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成老大”,则表明诗人已经年老体衰;“雁行时觉少参差”,则暗示诗人虽然年已老迈,但仍有雄心壮志。这几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凌云之情。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大雁南飞这一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态炎凉、壮志难酬的深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