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存约赴惠州二首

涓埃难为功,犬马终恋主。
新辞掖垣直,郡符遂中剖。
平生弧矢怀,慷慨赴南土。
身远迹甚迩,爱深心愈苦。
于惟孝皇仁,贻谋迈前古。
网罗天下才,拔十望得五。
鼎湖一睇瞻,临风泪如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存约赴惠州二首》是明代陆深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内涵,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背景与创作动机
  • 作者介绍:陆深,明朝松江府上海人,字子渊,号俨山。他于弘治十八年中进士,历任编修、四川左布政使等职,最终官至詹事府詹事。
  • 创作意图:陆深的诗歌多表达对政治清明、国家昌盛的期望,以及个人志趣与仕途经历的感慨。《送王存约赴惠州》作为其中一首,可能是在王存约为官途中所写,以表达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和对友情的珍视。
  1. 诗歌原文及其鉴赏
  • 原文节选:《远别当长歌,歌短调转苦。鄙生寡谐合,屈指那可数。夫君重意气,交谊薄太古。岂惟到尔汝,未暇辨宾主。同怀奉圣明,何心慕缨组。契阔万里途,恨无冲风羽。客宵仰云天,明星灿三五。**

  • 诗意解析:诗的开头“远别当长歌,歌短调转苦。”表达了陆深对朋友离去后难以割舍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之感。“夫君重意气,交谊薄太古。”则表明了陆深对真挚友谊的重视,以及对于人情冷漠的社会现状的不满。整首诗通过对离别与重逢、理想与现实、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感情。

  1. 历史背景与社会影响
  • 创作年代:陆深生活在明朝中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学贡献:陆深的文学成就不仅仅体现在《送王存约赴惠州二首》这一首诗上,他在《俨山集》和其他文献中也展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1. 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 语言风格:陆深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善于使用对比与象征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意境营造:他的诗歌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反映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如“客宵仰云天,明星灿三五”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1. 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
  • 反映时代风貌:陆深的诗歌反映了明朝中期社会的风貌,包括政治动荡、文人心态的变化等。
  • 文化传承:通过对古典文学的研究和解读,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1. 现代意义与应用
  • 教育意义:陆深的诗歌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作为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一部分。
  • 文化交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

《送王存约赴惠州二首》不仅是陆深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明代社会状况和文人心理状态的反映。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