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亚朵,柳垂丝。楼上风和玉漏迟。春困苦多无处卖,日长惟与睡相宜。
捣练子 · 集句伤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捣练子·集句 其六 伤乱》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捣练子·集句 其六 伤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以下是对该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捣练子·集句 其六 伤乱》的作者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殿试中状元,之后因政治原因被贬至云南永昌卫。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坎坷的遭遇。这些经历无疑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沉的情感。
诗句解析:在这首诗中,杨慎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乱世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金碧岸,锦春丛。红白花开烟雨中”描绘了一幅繁华与落寞并存的画面,暗示了社会的纷扰和个体的孤独;“今日乱离俱是梦,六街尘起鼓冬冬”则表达了对现实动荡不安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杨慎作为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
艺术特色:《捣练子·集句 其六 伤乱》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状况,而且在形式上也显示了杨慎精湛的艺术造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表达,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点,即追求形式的美感和内容的深刻性相结合,注重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捣练子·集句 其六 伤乱》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社会意义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