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不慧,慧反惜无成。
生灭同朝菌,何如早不生。
哀桂孙十绝
介绍
“哀桂孙十绝”是明代诗人黄锦的作品。
字孚元,号絅存、絅庵,饶平人。他生于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于思宗崇祯十二年(1639年)去世,享年八十三岁。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曾因魏忠贤专权而外任,后在思宗复位时,担任了少詹兼日讲官等要职。
相关推荐
【注释】 哀:哀怜。桂孙:即王桂孙,诗人好友的字。十绝:十首诗。 【赏析】 “人生苦不慧,慧反惜无成”,意思是人生在世,总是感到自己不够聪明,可是越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就越觉得自己没有成就,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生灭同朝菌,何如早不生。”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就像朝生暮死的菌类一样,早晚都要死去。如果能够早点出生,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生来如掌珠,死去委泥土。 生时父母爱,死时无所知。 想是再来人,尔去归何处。 注释: 1. 生来如掌珠:指生来娇小可爱如同手中的珍珠一样。 2. 死去委泥土:死后归于黄土,化为尘土。 3. 想是再来人:猜想这个人是转世的。 4. 尔去归何处:你去了之后将去往何方
第一绝 见汝试前茅,此心为顿开。 注释:看到你如同走在了前面,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二绝 谁知梦幻间,歌哭相随来。 注释:我没想到在人生的梦境中,欢歌与哭泣会相伴而至。 赏析:此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 第三绝 月下花前醉,梦中水远山。 注释:在月光下饮酒赏花,陶醉于梦中山水之间。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饮酒赏花
【注释】 尔:你;父:父亲;省:回顾,回忆;回:归;总:总是;功名:指功名利禄,名利;守:保持;耕:耕种;桑:指桑柘树,这里代指农事。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农耕的热爱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薄和对农事的热爱。前两句写父亲去世,自己回归故里,感慨时光流逝,功名已无意义。后两句则表达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农事的热爱。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注释】 一胞同四孤:兄弟四人都是孤儿。尔为诸孤长:你是这四个孤儿中的长子。母霜父未葬:你的母亲去世了,父亲还没有安葬。尔独能无怏:只有你能不感到忧伤。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悼念亡弟桂孙之作,表现了诗人对桂孙的深情厚谊。 开头两句“一胞同四孤,尔为诸孤长”,写诗人有四弟而都夭殇于幼年,唯有桂孙幸存,故称“诸孤长”。这是全诗的主旨句,也是全篇的中心思想所在。 中间三句“母霜父未葬,尔独能无怏”
注释: 1. 娶妇今六载,止遗一女婴。 译文:妻子已经结婚六年了,只留下了一个女儿。 2. 诸弟俱未婚,尔目安能瞑。 译文:你的兄弟们都没有结婚,你的眼睛怎么能闭上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家庭情况的反映。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妻子和孩子们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无奈
【注释】 哀:悼念。桂孙:诗人的侄子,字仲卿。十绝:即《哭侄仲卿》十首之一。倾仄:倾斜不正。大厦:喻指国家。支:支撑。舍我:抛弃我。去:离去。念子:思念侄儿。泪双垂:两行热泪滚落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哀悼其侄子桂孙而作。开头两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写国家形势岌岌可危。后两句写侄子弃他而去,使他悲痛欲绝。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现了作者对侄儿深厚的感情和对国家的忧虑
在明末清初时期,黄锦以其精湛的诗词创作而闻名。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还深刻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下面将以这首诗为例,逐一解读其意义: 1. 第一句:"尽日望花开"。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尽期盼和追求。花朵象征着希望与美好,诗人整日在期盼中度过,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第二句:"未开花蕾谢"
【注释】: □:指代桂孙,即李白。 □□前解愁:在李白生前,有人曾为他解愁。 提起愁益甚:一提起来,我的忧愁就更深了。 吾其奈我何:“我”是李白自称,意谓“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自思还自谶:我想,还是自己先给自己定下谶语吧。 【赏析】: 李白《哀江头》诗的开头两句说:“忆君清泪如铅水,比梦犹稀又觉非。”意思是:想起你时,我流下的眼泪就像铅一样沉重,比梦境还要稀少。而梦中见到你的面
注释: 1. 老氏观白骨,庄子说浸假:指《老子》书中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和《庄子·逍遥游》中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 俯仰同一丘:意即人的生死都如一丘(坟墓)。 3. 谁是长年者:意思是谁能活得长久。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写自己对人生短促无常的认识,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