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胞同四孤,尔为诸孤长。
母霜父未葬,尔独能无怏。
【注释】
一胞同四孤:兄弟四人都是孤儿。尔为诸孤长:你是这四个孤儿中的长子。母霜父未葬:你的母亲去世了,父亲还没有安葬。尔独能无怏:只有你能不感到忧伤。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悼念亡弟桂孙之作,表现了诗人对桂孙的深情厚谊。
开头两句“一胞同四孤,尔为诸孤长”,写诗人有四弟而都夭殇于幼年,唯有桂孙幸存,故称“诸孤长”。这是全诗的主旨句,也是全篇的中心思想所在。
中间三句“母霜父未葬,尔独能无怏”,紧承上句而来,具体叙写桂孙之死,并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感情。桂孙生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他的生母早逝,继母李氏虐待他,使他不得安生。又值安史之乱,家破人亡,诗人避难江陵,桂孙也随其左右。后来诗人在湖南长沙任县尉,桂孙也来到长沙。这时诗人已五十岁,桂孙则仅十岁,可谓相依为命。不幸的是,诗人在长沙任职不到一年,就被罢去还乡。桂孙也随母亲回乡,不久因病去世。诗人闻知噩耗,悲恸欲绝,写下这首悼念亡弟的《哀桂孙十绝》。
首二句点明桂孙的不幸遭遇和诗人对他无比关爱的心情。接着用“尔”字领起后三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桂孙的怀念及悲痛的心情。“母霜父未葬”,写桂孙之死的原因。李氏继母见儿子死后,便将丧事办得十分简陋、草草收场。“尔独能无怏”,“怏”即忧闷。诗人以反问的语气写出自己内心的伤痛,突出了自己对桂孙的无限思念之情。
这首诗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明白晓畅。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叙事中有抒情,抒情中有叙事,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融为一体,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