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羽檄动惊闻,谁把关河作质文。
万户萧条唯壁立,百年潦倒叹丝纷。
鱼龙水冷知霜夜,鸿雁风高乱汉云。
每向城头频眺望,不堪迟暮对江濆。

【注】重阳节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

秋来羽檄动惊闻,谁把关河作质文。

秋来,指深秋季节;羽檄,古代一种用羽毛装饰的公文,多用于紧急军情;

惊闻:惊动听闻;谁,疑问代词,指谁;关河,即边疆地区,这里指边防;质文,即文字,这里指诗词文章。

万户萧条唯壁立,百年潦倒叹丝纷。

万户萧条:指边地荒凉的景象;萧条:冷落荒凉;唯:只有;壁立:壁垒森严;百年潦倒:形容人生艰难困苦;叹:感叹;丝纷:比喻纷繁如丝的思绪。

鱼龙水冷知霜夜,鸿雁风高乱汉云。

鱼龙水冷:指深秋季节,天气转凉;知霜夜:知道霜降之夜;乱:扰乱。

鸿雁:大雁;风高:风很大;汉云:汉江上空的云雾;乱:混乱。

每向城头频眺望,不堪迟暮对江濆。

每向城头:经常向着城头(这里借指家乡);频:多次;眺望:远望;江濆:江河边的高地;不堪:不能忍受;迟暮:年老色衰;对江濆:面对着江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诗中的“秋来”、“万户萧条”、“鱼龙水冷”等词语都生动地描绘出了深秋季节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自己的身世经历,展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道路。

在创作手法上,诗人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两句通过描述边境的荒凉景象,与后两句的思乡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刻,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创作手法得当,是一首很好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