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宴徐家池上楼,座中宾客总风流。
东城美酒休辞醉,南国佳人自解愁。
晴日游丝当户落,暖风香篆近帘浮。
归时不用三公马,短棹春波正满洲。
宴徐氏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宴徐氏楼》是明代著名诗人管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在探讨《宴徐氏楼》的文学价值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信息。管讷,字时敏,明松江府华亭人,少有文名,洪武中曾征拜楚王府纪善,后因事王二十余年而闻名。他在晚年致仕,楚王请其留在武昌,禄养终身。管讷以忠诚严谨著称,其文学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个人感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宴徐氏楼》是一篇典型的文人雅集描写,诗中通过描绘宴席上宾客风流、美酒佳人的形象,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宴乐图景。诗中“高宴徐家池上楼,座中宾客总风流”表达了宴会场所高雅,与会者皆为风流人物;“东城美酒休辞醉,南国佳人自解愁”则描绘了宾主尽欢的场景,美酒与佳人相互映衬,增添了宴会的欢乐氛围。此外,“晴日游丝当户落,暖风香篆近帘浮”两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风拂面、香气袅袅的宜人景象。
《宴徐氏楼》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语言运用和生动的意象营造。整首诗用词考究,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宴席、美酒、佳人的细致刻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宴徐氏楼》作为明代诗人管讷的一首七言律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更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文化追求,同时也能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