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孙子起规川八景

西岩暝雨晓峰云,野渡中流漾夕曛。
潭水镜寒涵夜月,屏山锦暖缬春芬。
绕林鹤唳松间听,夹岸莺声柳外闻。
待得双桥雪晴日,规川移棹访孙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其一》是元代诗人郑潜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西岩暝雨晓峰云,野渡中流漾夕曛。
    潭水镜寒涵夜月,屏山锦暖缬春芬。
    绕林鹤唳松间听,夹岸莺声柳外闻。
    待得双桥雪晴日,规川移棹访孙君。

  2.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题孙子起规川八景其二》中的“西岩暝雨晓峰云,野渡中流漾夕曛”这两句,通过对西岩、暝雨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黎明时分,山水间云雾缭绕,野渡在夕阳下泛着金色光芒的景象。这种自然美景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 人物活动的描写:诗中的“待得双桥雪晴日,规川移棹访孙君”两句,则通过描述等待双桥雪晴日的情景以及规川上移棹拜访孙君的活动,展现了一幅热闹而又和谐的画面。这种对人物活动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让人感受到诗人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 艺术手法的运用:整首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对比、动静结合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动态美,又具有静态美。如“潭水镜寒涵夜月”、“屏山锦暖缬春芬”,都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静谧而又美丽的画面。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富有哲理又富有生活气息。
  • 情感表达: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如“待得双桥雪晴日,规川移棹访孙君”这一情节,不仅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诗歌背景
  • 郑潜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人民苦难的时期。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依然能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创作出如此优美的诗歌。这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展示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郑潜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其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