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亲行讨北虏。
其晨日旁气,中黑外如火。北风转旗脚,猎猎不停舞。
此行为宗社,仓卒出未预。虏人方恃骄,况复值秋暑。
文臣虽表留,奏上不蒙可。留之恨不力,苟力必中阻。
小臣从百官,拜送伏道左。悬绝不得言,徒有泪如雨。
前驱至榆河,营垒乱旗橹。后队复踉跄,不复辨什伍。
挽车避泥潦,前后相接轲。裸身走中道,车驾从傍过。
纷纭无纪律,将臣殊莽卤。既蹈不测渊,可不严为矩。
忆昔虏单弱,款附来塞下。岁贡马万疋,未敢设钩距。
皇眷来意勤,赏赍特过厚。一时失防隙,遂得肆强圉。
毡衣易龙锦,皮帽变珠朵。束腰金匾绦,编贝五色缕。
玉剑悬辘轳,雕弓插文笴。黄沙白草间,金银耀樽俎。
鞍鞯画麒麟,旌旗绣飞虎。供具与乐器,事事无不有。
一年复一年,屡有望外取。岂但不知感,其心竟包祸。
勾连并众力,绐以骄诸部。罕东兀良哈,久矣被饮羽。
迩来虽纳贡,其意则狎侮。吾皇天地量,垢秽悉容受。
今来犯我疆,我往非过举。剿此违天贼,岂为拓疆土。
戎狄无人性,尧舜不亲附。秦有长城筑,汉有和亲许。
云扰东西晋,厥后极凶丑。李唐纳婚姻,石晋甘饵诱。
宋初论金币,中败青城旅。分裂已不堪,未复遭蒙古。
历年九十三,夷风洽华夏。乾坤合清宁,笃生我太祖。
圣德克肖天,飞龙起淮右。长驱扫腥毡,直出古北口。
净洗历代羞,日月开天宇。太宗龙凤姿,丕承奋英武。
天戈时一指,残孽窜他所。漠南无王庭,漠北走穷狗。
于今已不然,信非朝夕故。必欲罗奔鲸,在众密网罟。
胡乃劳圣躬,执政何以处。臣闻千金子,尚不垂堂坐。
虏罪诚可诛,持重慎勿苟。稽首早回銮,天位要有主。
钦哉祖宗业,正拟磐石固。
送驾北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驾北征》是一首表达明代诗人刘溥对国家北征行动的深切感慨与忧虑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时代紧密相关,反映了当时国家面临的军事压力和对外战争的复杂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介绍:刘溥作为一位明代的诗人,他的诗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送驾北征》作为其作品之一,展现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考。
诗歌原文:《送驾北征》的原文描述了皇帝亲征的情景,以及出征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以及对战争后果的深刻思考。
主题思想:诗歌的核心主题是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战事影响的担忧。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致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难当头的哀叹。
艺术特色:刘溥在《送驾北征》中运用了精湛的艺术手法,如对比、象征等,使得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了深厚的哲理意味。通过这些艺术手段,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刘溥的《送驾北征》不仅是一首反映特定历史事件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体现。它不仅展示了明代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