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寇兵谁罪,佗城复丧军。
绝怜儿女子,纵杀虎狼群。
阴阳翻莫辨,水火益为殷。
后出满囹圄,歌谣曾见闻。
广再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广再陷》是明代的一首七言律诗,由藉寇兵谁罪、佗城复丧军、绝怜儿女子等组成。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与百姓的苦难,反映了作者对于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讲,《广再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明代社会的现实状况。诗中的“藉寇兵谁罪,佗城复丧军”两句,直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让读者能够切身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痛苦。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从文化角度分析,《广再陷》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国家兴衰和民族命运的关注。诗中“阴阳翻莫辨,水火益为殷”等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破坏性的担忧,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这种关注不仅反映了时代背景,也体现了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从艺术角度来看,《广再陷》在结构上遵循古典律诗的形式规范,每四句一韵,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具有很高的音乐性。同时,通过对仗工整、意象生动的手法,将战争的残酷、人民的疾苦以及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卷。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得《广再陷》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在形式上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广再陷》还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思想特点。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许多文人士大夫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他们通过诗歌等形式,抒发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和平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广再陷》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这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他们在作品中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广再陷》作为明代的一首七言律诗,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也值得后人研究和欣赏。通过深入分析《广再陷》,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和平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