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发临河叹,今闻隔谷歌。
苍黎屠日甚,臣仆命如何。
虚授将军钺,徒横义士戈。
甲兵端欲洗,无力挽天河。
广再陷
久发临河叹,今闻隔谷歌。
苍黎屠日甚,臣仆命如何。
虚授将军钺,徒横义士戈。
甲兵端欲洗,无力挽天河。
【注释】:
1、久发:指很久以来发出感叹。
2、今闻:现在听到。
3、屠日甚:屠杀日益严重。
4、臣仆:对君主的自称。
5、虚授:空有虚名授予。
6、徒横:徒众横行,指士兵无纪律。
7、甲兵:这里比喻武力。
8、端:全,全部。
9、挽: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流寓梓州的诗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多年,但战火并未完全熄灭,而人民却遭受着更加深重的灾难。诗人对此深感痛心,写下此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同情之情。
首句“久发临河叹”,指的是诗人长期以来发出的叹息,表达的是他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今闻隔谷歌”,指的是现在听到的战争消息。这里的“谷歌”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用来表示距离。诗人听到这样的战争消息,不禁感到震惊和悲痛。
接下来两句“苍黎屠日甚,臣仆命如何”,则是直接描写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这里的“苍黎”是指百姓,“屠日甚”则是指战争的残酷程度越来越高。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民所受苦难的深深同情。
接下来的四句“虚授将军钺,徒横义士戈”,则是对战争中军队的不规范行为的批评。这里的“虚授”是指空有虚名地授予,“徒横”则是指士兵们横行霸道,缺乏纪律。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军队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的不满。
最后两句“甲兵端欲洗,无力挽天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担忧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这里的“甲兵”是指武器和军队,“端欲洗”则是指希望能够洗净一切的污秽。然而,诗人却感到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改变现状,只能无奈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诗歌风格——深沉、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