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圃问孤影,美人为独知。
带来山翠远,题就月高时。
书阅蠹鱼尽,帆过鸿雁迟。
五君有佳咏,终古诵延之。

【注释】

①和:同作。陈元孝:作者的朋友,字子安。

②老圃:老农。孤影:孤独的人影。

③美人:指月亮。为:被。独知:独自知道。

④带:领巾,古代文人所戴。题(tí)就月高时:即在“月下”题诗。

⑤书阅:读书。蠹鱼:蛀书的虫。尽:完。

⑥帆过:船驶过去。鸿雁迟:大雁飞得慢,比喻人行迟缓。

⑦五君:这里泛指朋友。佳咏:优美的诗文。

⑧延之:延续它的意思,即传诵。

【赏析】

《和陈子安月夜过访》,是一首七绝,描写月夜来访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此诗前四句写景、叙事、抒情,后四句写赠答、酬唱、抒怀。全诗语言简练,情韵悠扬。

首联:“老圃问孤影,美人为独知。”

“老圃”,借以自比,表明自己的年岁已老;“孤影”,指自己形单影只。“美人”,暗指陈元孝,“独知”,则表明只有知己才懂得欣赏。

颔联:“带来山翠远,题就月高时。”

“山翠远”,是说自己带来的山色翠绿,远隔千里之外;“题就月高时”,则表明自己是在明月当空的时候题写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要写这首诗,是因为我看到了山色的翠绿,也因为看到月儿的明亮。“带来”与“题就”之间,形成了一个时间上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紧迫性。

颈联:“书阅蠹鱼尽,帆过鸿雁迟。”

“书阅”,表示自己读过很多书;“蠹鱼”,指书中的蠹虫,比喻读书的人;“尽”,表示已经读完了。“帆过”,则表明船已经驶过去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已经读过很多的书,也已经读完了,但是船却迟迟没有过去。

尾联:“五君有佳咏,终古诵延之。”

“五君”,指五位友人;“佳咏”,指优美的诗文;“终古”,即永远;“诵延之”,则表明这些诗文会被永远地传诵下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这些诗文将会永远地传诵下去,就像我的朋友一样永远不会离开我们。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很好的七绝作品。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很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能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