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清明陪祀皇陵二律和杨维新学士韵

閟宫台殿锦妆成,陪祀追趍尚二更。
露滴瑶坛仙掌润,星联紫极泰阶平。
金炉香爇苍龙绕,玉磬声传彩凤鸣。
四圣神从天陟降,千官瞻拜肃寅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清明陪祀皇陵二律和杨维新学士韵》是明代诗人谢一夔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谢一夔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节期间皇帝祭祀陵墓的场景,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义的忠诚和对皇权的尊重。

诗的开头“閟宫台殿锦妆成”,用来形容皇陵的壮丽和庄严,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景象。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皇陵的建筑之美,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皇权与神圣不可侵犯的认识。紧接着,“陪祀追趍尚二更”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清晨时分跟随皇帝进行祭祀活动的情景。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仪式,而是体现了一种对国家、对祖先的敬畏之情。“露滴瑶坛仙掌润”则通过细节描写,传达了祭祀过程中的神圣和庄重。

诗中的“星联紫极泰阶平”和“金炉香爇苍龙绕,玉磬声传彩凤鸣”两句,通过对天象与人祭的结合描述,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感染力。这些描述不仅让人感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和谐共处的愿望。

“四圣神从天陟降,千官瞻拜肃寅清”一句,不仅是对皇帝祭祀活动的总结,也是对整个清明时节社会氛围的描述。这里强调了皇帝及其随行人员在清明这个特殊日子里的虔诚与肃穆,同时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在这一天对先人的纪念和敬仰。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它更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对于历史、对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代人的一种启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当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己亥清明陪祀皇陵二律和杨维新学士韵》不仅是一首描绘古代皇家祭祀活动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明朝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反省的方式,即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