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题次十峰司宪韵

锦作坡陀绣作丛,四时晨暮郁葱葱。
梧桐夹道飞丹凤,杨柳平沙散玉骢。
万岁峰高空翠里,广寒宫起蔚蓝中。
行人拟得相如赋,拜赐江南作隐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前题次十峰司宪韵》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天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祖籍洛阳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南石沟)。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之一。刘禹锡与其叔刘绪、兄刘禹铜、弟刘禹章共以才学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柳” ,亦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皆列入“唐代古文运动”中。

诗中的“山桃”是指桃花,春天的时候桃花盛开,红色的花瓣在枝头的点缀显得生机勃勃,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而“蜀江”则指的是四川的江水。这里的“蜀”是指中国西南地区,也就是四川一带。春天的水流动起来就像人的心一样,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里的“拍天流”形容水流湍急,好像在拍击天空一样。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情感,通过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