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客鸡鸣寺

古寺崔嵬俯帝城,攀跻渐觉旅愁轻。
楼台寒入三山色,砧杵秋高万户声。
向夕张琴依竹坐,有时待月伴僧行。
从来禅室多心赏,几席无尘梦亦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晚客鸡鸣寺》是明代著名诗人顾大猷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顾大猷,明扬州府江都人,字所建,自号南湘外史。顾大猷以侯家子弟的身份补入勋卫,后来因病辞去官职归隐读书。他博学多识,尤其擅长诗歌创作,被广泛传颂。他的诗作中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佳句,也有表达人生感慨的篇章,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推崇。
  2. 诗歌原文:《秋晚客鸡鸣寺》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诗中描述了古寺崔嵬俯视帝城的景象,以及攀跻至高处渐感旅愁轻快的心情变化。此外,还提到了楼台与三山色、砧杵声相融的景象,以及夜晚张琴依竹、待月伴僧行的情景,这些细节描绘都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3.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秋日傍晚时分在鸡鸣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的禅意和超然物外的情怀,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定。同时,通过对古寺环境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诗人追求内心清净和超脱尘世喧嚣的境界。
  4. 艺术特色:顾大猷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歌在形式上严谨工整,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在内容上,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将抽象的情感和景象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顾大猷的诗歌还注重情感的真实流露和个性的独特展现,这也是其作品得以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5. 文化价值:顾大猷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歌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社会,重拾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价值尤为重要,而顾大猷的诗歌则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桥梁。

《秋晚客鸡鸣寺》不仅是顾大猷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