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猷
【注】林竹:竹林和竹子。谢少连:诗人的朋友,名不详。 春初雨雪新霁,我来到乌龙潭拜访我的朋友谢少连。 【译文】 竹林里是谁开辟的道路,春天的江水暂时停泊船只。 青山是朋友偶尔借用的,沧海兴应该是偏爱这地方。 城阙中留着晴天的积雪,衣裳上洁净了夜晚的烟雾。 泠然心赏得自在,好的地方难以传诵。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初春,此时正值春寒料峭之际,而乌龙潭却春意盎然
【注释】 秋晚客鸡鸣寺:秋日傍晚在鸡鸣寺作客。 崔嵬(cui wan):高耸的样子。帝城,指京城长安。 攀跻:登山攀梯。旅愁,旅途中的忧愁。 三山:即“蓬莱三岛”,神话传说为仙人居住的地方。此处泛指神仙居住的岛屿。 砧杵(zhēn chǔ):古代捣衣用的木棒和石臼。这里指妇女捣衣的声音。 向夕:晚上。张琴:弹琴。依竹坐:坐在竹子旁弹奏。 待月:观赏月亮,即赏月,是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式。 心赏
【注释】 梅华阁:即梅花亭,在今江苏南京市鸡笼山。 残雪映江城:残雪映照出南京城的美丽景色。 春风度郊郭:春风吹遍了郊外的小城。 不见阁中人:看不见梅花亭中的人影。 自开落:自己开放和凋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梅花的开放来比喻人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残雪映江城”,用“残雪”形容南京城外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凄清、冷清的氛围。第二句“春风度郊郭”
初冬社集甘露阁 严风动树转新寒,系马招提木叶干。 钟鼓还鸣梁殿阁,壶觞雅集晋衣冠。 江枯白雁芦初断,地古青莲露已残。 总是空门无去住,赋诗行酒尽余欢。 【注释】: 1. 甘露:指甘露寺。 2. 转新寒:指天气转冷。 3. 招提:招提寺。 4. 壶觞:古代饮酒器具。 5. 江枯、地古:江枯水竭、大地荒芜之意。 6. 白雁、青莲:指白雁(候鸟)和青莲花(草本植物)。 7. 空门无去住
【注释】: 芜城:古地名,即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之金山。 鹤归年:鹤每年秋天飞来此山,冬天就回到南方去,故称“鹤归年”。 无复:没有再。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末景物的五言诗。诗人在日落时分来到了金山脚下的芜城,只见一片荒凉,只有野草没过了路。他不禁感叹,连那曾经每年秋来冬去,按时归来的老鹤也没有了,而此时却时常能见到鸟儿栖息于树梢。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深秋时节,人迹罕至的荒城图
残雪映江城,春风度郊郭。 不见阁中人,梅花自开落。
古寺崔嵬俯帝城,攀跻渐觉旅愁轻。 楼台寒入三山色,砧杵秋高万户声。 向夕张琴依竹坐,有时待月伴僧行。 从来禅室多心赏,几席无尘梦亦清
严风动树转新寒,系马招提木叶干。 钟鼓还鸣梁殿阁,壶觞雅集晋衣冠。 江枯白雁芦初断,地古青莲露已残。 总是空门无去住,赋诗行酒尽余欢
林竹谁开径,春江暂系船。 青山君偶借,沧海兴应偏。 城阙留晴雪,衣裳净夕烟。 泠然心赏得,佳处若为传。
明扬州府江都人,字所建,自号南湘外史。 夏国公顾成裔孙。 以侯家子弟补勋卫,旋谢病归。 折节读书,广延四方宾客,时议以为四公子复出。 辽事告急,以荐募江淮水师勤王,兵甫出,被谗下狱,谪戍,寻赦还。 崇祯二年,后金兵至京师城下,大猷单车渡淮,欲独身赴斗,闻解严乃还。 后郁郁不得志而卒。 有《镇远先献记》。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