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住庐峰寺,因人每著忙。
十年情已淡,千指计偏长。
竹影移新月,松声到夜床。
闲心犹有此,吟咏自相将。
丹霞山居十二首
介绍
。
《丹霞山居十二首》是清代诗人郑燮所作的一组诗,共12首。
此组诗以“山”为题,描写了作者在丹霞山的居住生活和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与思考。全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
整组诗歌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之意;形式上则采用了多首短小精悍的五言绝句的形式,既便于朗读、记忆,又能够充分展示诗人的艺术才华。
《丹霞山居十二首》
一
石壁苍茫云雾深,
风声鹤唳草虫吟。
夜来风雨知多少?
满地秋霜月未沉。
二
涧水潺湲响石桥,
松涛入梦听萧骚。
人间烟火何须
相关推荐
【注释】 丹霞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峰寺:位于庐山南麓,相传为晋代高僧慧远所建。住庐峰寺:住在庐山庐峰寺。因人(指他人)着忙:被人催逼着做事情。着:催促、逼迫。每:总是、经常。十年情已淡:与前句“因人每著忙”相呼应,表明作者对世事的厌倦和对名利地位的看轻。情:指功名富贵的欲望。已:已经。淡:消减、减少。千指计偏长:比喻时间长久,计算起来很长。千指:形容时间的长短,千指是多的意思,这里泛指很多年
诗句原文: 日落千峰失,蝉声远树微。 月光先见水,山气静侵衣。 绝顶重泉下,遥空一鹤飞。 此间谁不到,扶策独行归。 注释: 1. 日落千峰失 - 太阳落山时,无数山峰的影子变得模糊不清。 2. 蝉声远树微 - 远处的树林中传来蝉鸣声,声音细微。 3. 月光先见水 - 在月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波纹首先显现出来。 4. 山气静侵衣 - 山间的云雾静静地弥漫在身上。 5. 绝顶重泉下 -
丹霞山居十二首 久住如初到,春山雨过时。 重云笼瘦石,枯树吐新枝。 水满河梁没,虫藏野鸟饥。 开门观日上,来往百情移。 注释: - 久住如初到:长时间居住就像刚刚来到这里一样。 - 春山雨过时:春天的山雨过去了。 - 重云笼瘦石:厚厚的乌云笼罩着瘦削的石头。 - 枯树吐新枝:枯萎的树木吐出了新的树枝。 - 水满河梁没:河水涨满了河堤淹没了桥。 - 虫藏野鸟饥:虫子躲进了野草中
【注释】 敛想:收拢心思。 虚咎:空无,虚幻。 抬眸:抬头看。 钟声:寺院的钟声。 牧竖:放牧的童子或青年。 林僧:林中的僧人。归未曾:还未回去。 绕坛方一匝:环绕佛坛走了一圈。 乌藤:黑色的老藤。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丹霞山中的生活和感受。首句“敛想成虚咎”写诗人收敛心神进入空灵的境界;“抬眸见佛灯”写诗人抬头看见佛光闪烁。第二句“钟声随叶落”,以钟声与树叶落下作比喻
【注释】 丹霞山居十二首:这是一组描写隐居生活的诗。 启户竟何之:打开门,究竟要到哪里去呢? 行行空自知:走一走,看一看,只有自己知道。 三休林下径:在树林下的小路上休息了三次。 独照岛边池:独自在小岛上边的池塘边休息。 日落云根透:太阳落下的时候,云根洞里透进亮光。 风摇竹影移:微风吹动竹林的摇曳影子也移动了。 都因心想憩:都是因为心里想休息的缘故。 嬴得目前机:得到了眼前的安逸。 【赏析】
丹霞山居十二首 乞食叩门出,携锄候雨晴。 啼林山鸟悦,过竹晓风清。 入涧知云重,分畦到月生。 生涯予自足,辛苦一身轻。 注释: 乞食 —— 指在山中讨饭;叩门 —— 敲开山门;持锄 —— 拿着锄头(农具);候雨晴 —— 等待雨后晴天;啼林 —— 树上的鸟儿叫;过竹 —— 穿过竹林;晓风 —— 清晨的风;入涧 —— 进入山涧;分畦 —— 划分田间地界;云重 —— 云层厚重;月生 —— 月亮升起。
丹霞山居十二首 万事不须计,千差只目前。 无人长自默,有月不成眠。 山峻星辰近,溪连草木鲜。 看云殊未已,回望一灯悬。 译文: 世事纷纭不需多想,眼前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没有旁人我也能静下心来,只有明月难以入眠。 山峰高耸星光近旁,溪流蜿蜒草木更新鲜。 看着云彩飘动似乎没完没了,回头望去一盏灯火还在天边。 注释: 丹霞山居十二首:指王昌龄的《丹霞寺》十首诗。 万事不须计,千差只目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丹霞山的山居生活。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 连年频舌病,今夏喜身强。 注释:连续多年生病,但今年夏天却感到身体强健。 译文:多年生病,但今年夏天却觉得身体强壮。 - 六十又过二,山林多夕阳。 注释:已经六十岁,又过了一年,山林之中常常看到夕阳。 译文:已经六十岁,又过了一年,山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夕阳。 - 雨来云脚白,泉落夜风长。 注释:雨水来临,云朵的底部是白色的
生长蓬蒿性,居山不怕穷。 柴门开向日,石磴步乘风。 望远高为室,谋生蚤种桐。 心知明月外,迢递泬寥东。 注释与赏析 1. 生长蓬蒿性:形容人的性情像野草一样顽强、不屈。 2. 居山不怕穷:即使生活在山区也毫不感到困窘或贫穷。 3. 柴门开向日:形容家门简陋,但依然向阳开放。 4. 石磴步乘风:行走在石质的台阶上如同乘坐着清风。 5. 望远高为室:希望看到更远的景象,建造高高的住所。 6.
【注释】 丹霞山居十二首:诗人在丹霞山中隐居时写的一组诗,共十二首。 老去住山好:年老了喜欢住在山中。 逸事:闲适的事情,这里指山居生活的美好。 兼:并。 懒眠:不想睡觉,形容心情舒畅。 青竹簟:竹编的竹席。 横睇:斜视。 白云檐:屋檐上飘浮着的洁白的云彩。 茶气:茶的香气。 春酿:春天酿造的酒。 香烟:袅袅升起的炊烟。 微月上松尖:月亮从松树梢头慢慢升起。 【译文】 年老之后喜爱山中的生活
诗句解析: 1. “频年无俗梦” - 这句表达了诗人多年来没有经历世俗的纷扰和梦想。 2. “始觉住山深” - 诗人意识到在山林中生活,远离了世俗的喧嚣。 3. “月落猿啼雾,烟销鸟在林” - 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月亮落下时,猿猴在叫,烟雾消散后,鸟儿在树林里自由飞翔。 4. “半开青竹牖,一畅白云吟” - 描述了窗子半开,可以欣赏到青竹的美丽,以及在这片宁静中吟诵白云。 5. “目送江帆远” -
开门见白鹤,独立门前松。——诗人在丹霞山居中,一推开门就可以看到一只白鹤,站在门口的一棵松树上。 敛翮能无忆,凝眸虚所从。——诗人在丹霞山居里,收起翅膀,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目光凝聚,却找不到归途。 夜泉添过雨,新月起高峰。——夜晚的泉水因为下雨而变得更加清澈,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高峰。 幽寻信短筇。——诗人在寻找自己心中的宁静之地,但却不知道该去向何处,只能依靠那根小竹杖慢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