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户竟何之,行行空自知。
三休林下径,独照岛边池。
日落云根透,风摇竹影移。
都因心想憩,嬴得目前机。
【注释】
丹霞山居十二首:这是一组描写隐居生活的诗。
启户竟何之:打开门,究竟要到哪里去呢?
行行空自知:走一走,看一看,只有自己知道。
三休林下径:在树林下的小路上休息了三次。
独照岛边池:独自在小岛上边的池塘边休息。
日落云根透:太阳落下的时候,云根洞里透进亮光。
风摇竹影移:微风吹动竹林的摇曳影子也移动了。
都因心想憩:都是因为心里想休息的缘故。
嬴得目前机:得到了眼前的安逸。
【赏析】
此诗是诗人隐居丹霞山期间写的一组写景诗。这组诗共12首,每首都有其独特的景物和意境,共同描绘出一幅宁静、幽远的隐逸生活图卷。全诗风格恬淡自然,意境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启户竟何之”,开门问天,我该去哪里,没有明确的答案,只是随性而安。“行行空自知”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他走在山林间,一路走走停停,停下来看看四周风景,只有他自己清楚自己的心思。
“三休林下径”,诗人在树林下边的小径上休息了三次。“独照岛边池”,“独照”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小岛边上的池塘边静静地休息的情景。“日落云根透”,太阳落山时,云根洞里透进亮光。“风摇竹影移”,微风吹动竹子摇曳的影子也移动了,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妙和谐。
最后两句“都因心想憩,嬴得目前机”,诗人说,之所以能够如此安静地休息,是因为心中想要休息,得到了眼前这种安逸的生活。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