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盘山记

盘山外骨而中肤。外骨,故峭石危立,望之若剑戟罢虎之林。中肤,故果木繁,而松之抉石罅出者,欹嵚虬曲,与石争怒,其干压霜雪不得伸,故旁行侧偃,每十馀丈。其面削,不受足,其背坦,故游者可迂而达。其石皆锐下而丰上,故多飞动。其叠而上者,渐高则渐出。高者屡数十寻,则其出必半仄焉。若半圮之桥,故登者栗。其下皆奔泉,夭矫曲折,触巨细石皆斗,故鸣声彻昼夜不休。其山高古幽奇,无所不极。
述其最者:初入得盘泉,次曰悬空石,最高曰盘顶也。泉莽莽行,至是落为小潭,白石卷而出,底皆金沙,纤鱼数头,尾鬣可数,落花漾而过,影彻底,忽与之乱。游者乐,释衣,稍以足沁水,忽大呼曰“奇快”,则皆跃入,没胸,稍溯而上,逾三四石,水益哗,语不得达。间或取梨李掷以观,旋折奔舞而已。
悬空石数峰,一壁青削到地,石粘空而立,如有神气性情者。亭负壁临绝涧,涧声上彻,与松韵答。其旁为上方精舍,盘之绝胜处也。
盘顶如初抽笋,锐而规,上为窣诸波,日光横射,影落塞外,奔风忽来,翻云抹海。住足不得久,乃下。迂而僻,且无石级者,曰天门开。从髻石取道,阔以掌,山石碍右臂,左履虚不见底,大石中绝者数。先与导僧约,遇绝崄处,当大笑。每闻笑声,皆胆落。扪萝探棘,更上下仅得度。两岩秀削立,太古云岚,蚀壁皆翠。下得枰石,方广可几筵。抚松下瞰,惊定乃笑。世上无拼命人,恶得有此奇观也。
面有洞嵌绝壁,不甚阔,一衲攀而登,如猕猴。余不往,谓导僧曰:“上山险在背,肘行可达。下则目不谋足,殆已,将奈何?”僧指其凸曰:“有微径,但一壁峭而油,不受履,过此,虽险,可攀至脊。迂之即山行道也。”僧乃跣,蛇矫而登。下布以缒,健儿以手送余足,腹贴石,石腻且外欹,至半,体僵,良久足缩,健儿努以手从,遂上。迨至脊,始咋指相贺,且相戒也。峰名不甚雅,不尽载。其洞壑初不名,而新其目者,曰石雨洞,曰慧石亭。洞在下盘,道听涧声,觅之可得。石距上方百步,纤瘦丰妍不一态,生动如欲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盘山外表是岩石而内含泥土。外表是岩石,所以陡峭的石壁高高直立,远远望去如刀枪林立,有熊虎的气势。内含泥土,所以树木繁茂,从石缝中长出的松树靠着高峻山壁盘旋而上,好像在与石壁争怒。松树的树干因被霜雪所压,不能向上伸展,便向旁边伸展,往往有十馀丈远。山的表面光滑陡峭,脚无法登踩。山的背面平坦,所以游人可以迂回绕道而到达。山上的石头都是下边狭窄,上边宽阔。越叠在上面的,越高,山越向外伸。高的有八十几尺,那么长出来在一半一定是斜的,像是半塌的桥,所以登山的人也是内心战栗。山下奔涌出泉水,飞腾曲折,水与石头撞击,所以水声整夜不停。

那山高古幽奇,没有什么景观不具备,说说它最好的几样吧:进山时的盘泉,其次悬空石,最高处的盘顶。

沿着盘泉走进山中,泉水在这里汇聚成一个水潭(潭水清澈),潭底都是白色的石头,铺满了金色的沙子,水中有几条小鱼游动,鱼鳍鱼尾都清晰可见。偶尔会有落花,影子直达潭底,一会儿又随水波乱了。我们这些游人见了十分高兴,脱去衣服,稍微用脚触碰水面,便大叫痛快,都跳下水去,水深齐胸,我们逆流而上,绕过三四块大石,水声渐渐大起来,我们都听不见彼此说话。有人拿梨李投入水中,那些梨李只是在水中回环盘旋,上下浮沉而已。

悬空石是几座山峰,其中一座深色的山峰拔地而起,峰顶有一块大石悬空而立,很像一个性情中人。旁边有一亭背靠山壁下临深涧,涧水声向上,与风中松涛相和。亭旁是上方精舍,是盘山风景绝佳的地方。

盘山山顶形状人像刚出土的幼笋,又尖又圆。上面叫诸波,每当日光斜射,盘山的影子仿佛直投到塞外,每当风吹过,云雾翻腾,如同大海。在上面不能停留太久,就往下走,有一段迂回而偏僻,并且没有石级的路,叫天门开。从大石顶端找到一条路,才巴掌宽,山石挡着右臂,左脚悬空,途中有好几块石头挡路,我们事先与当向导的僧人约定,遇到绝险处,就要大笑示意,所以每当听到前面传来大笑,我们都胆战心惊。手攀着荆棘,反复试探,才过了这段路。前面见到两座山岩对峙,仿佛是太古以来的风云雾岚,将山壁染成翠绿。再往下有一块平整的大石,十分宽大,可以摆几桌酒席,我们手扶松树向下看,惊魂甫定,才大笑世上不敢冒生命危险的人,怎能探得如此奇景呢?

对面有一个山洞嵌在绝壁上,不太宽,一个僧人攀缘而上,如猕猴一般。我不去,对向导僧说:“上山险在山脊,盘曲而上仍可以到达,下山眼睛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太危险了,怎么办呢?”向导僧指着一处凸起的地方说:“那里有一条小路,只是陡峭并且很滑,不能立足,走这条路虽然险,却可以到达山脊,绕过去就到下山的大道了。”僧人光着脚,像蛇一样矫捷地攀缘,再从上放下布,让下面的人攀布而上,又叫一个健壮的人从下面用手托住我的脚,腹部紧贴石壁,石壁很滑而且向外突出,爬到一半,身体有些僵硬,过了一会儿方才抬腿,下面的人努力用手推我,这才到了山脊。到了山脊才彼此用手指点,咋舌不已,互相庆贺,互相提醒。山峰名字不很雅,这里不记,那洞壑最初没有名,最近才命名,叫石雨洞,叫慧石亭,石雨洞在下方,沿着涧水声可以找到它,再往上大约百步,有许多石头,纤瘦丰妍各不相同,姿态生动好像会说话。这些石头下方正对着山涧,松树的枝叶遮蔽它们,就像亭子,睡觉可用来倚靠,坐着可以(把它)当草地(席子),清闲时可以(把它)当伙伴,所以把它命名为慧石亭。山涧泉流蜿蜒曲折,如同蛇行,尽头便是红龙池。那洞浑然天成可以建庵,是瑞云庵的前洞,再往下就到中盘的后岭了。那山势幽深秀美而寺院荒废的地方,就叫九华顶,我们没有去。庙宇多,也不再一一记录。只去参拜了几个:千像,中盘,上方,塔院。

登山的那一天是七月初一,同游的人有十个,是苏潜夫、小修、僧人死心、宝方、寂子等人。

介绍

《游盘山记》出自《袁宏道集》。袁宏道的游记,像是一幅幅写意画,着墨不多,却十分传神。他善于先用粗疏的几笔勾勒所写地方的总貌,给人以概括的印象,然后写出每一游点的突出引人之处。他的许多篇游记都有类似的写法,却并不给人雷同之感。他处处都在努力捕捉此情此景的独特之处,所以没有用多少奇异华丽的辞藻,也能给人以生动清新的感受。比如该篇写盘泉的一段,写石以“白”作眼,写沙、写鱼分别用“金”用“纤”作眼,已经显示出这里的石、沙、鱼不同于他处,而游者解衣,以足沁水,大呼奇快,跃入没胸,以及取李梨掷等细节描写,如同一部山水记录片;登盘顶一节,写了不少惊险之处,而上盘顶以后“咋指相贺”则形象地写出了历险以后的快意;“世上无拼命人,恶得有此奇观”,又表达了作者游历险处之后自得的心情。袁宏道的游记,很少写视觉所及以外的事物,他从不写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

注解

盘山:在今北京平谷与天津蓟县(jì)之间。

外骨而中肤:用骨骼与肌肤比喻岩石和泥土,形容盘山外表岩石而内蕴泥土。

剑、戟(jǐ):都是兵器。

罴(pí)虎:用《尚书·牧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语,喻武士。罴,熊的一种。

“望之若剑戟罢虎之林”句:盘山外观好像拿着兵器的武士耸立,威武森严。

“而松之抉石罅(xià)出者”句:而从石头缝里冒出来的松树。罅,裂缝。

欹嵚(qīqīn):山高峻不平。

虬(qiú)曲:蜷曲。

“其干压霜雪不得伸”句:树干被霜雪压得直不起来。

侧偃(yǎn):向旁边倒。

“其面削,不受足”二句:山的表面光滑陡峭,脚无法登踩。

迂而达:迂回绕道而到达。

锐下而丰上:下边狭窄,上边宽阔。

渐高而渐出:越高,山越向外伸。

寻:古代长度单位,约合八尺。

半:指“数十寻”的一半。

仄:狭窄。

圮(pǐ):倒、坏。

夭矫:屈伸的样子。

斗:指水与石头撞击。

莽莽:原指草木茂盛,这里借指泉水茂盛,源源不绝。

“白石卷而出”句:潭边白石卷曲而突出。

纤鱼:细小的鱼。

鬣(liè):指鱼嘴旁的鳍。

彻底:透到水底。

忽与之乱:指落花的影子搅扰水底的鱼。

释衣:脱去外衣。

沁(qìn)水:放到水里。

溯(sù):向上水方向走。

益:更加。

旋折奔舞:梨、李受水冲击的各种样子。

一壁:山峰直上直下,像是一道墙壁。

削:形容山峻峭陡直。

粘空:像是粘在空中。

“亭负壁临绝涧”句:亭子背靠峭壁,面对断崖之下的山涧。

洞声上彻:流水声一直传上去。

声音十分和谐,像是在互相应答。

上方精舍:即上方寺。精舍,寺院的雅称。

锐而规:又尖又圆。

窣(sù)诸波:梵语“塔”。诸,多译作堵。

“影落塞外”句:山的影子落到长城以外。这句极写山之高。

抹海:风从海面吹过,好像擦拭一样。

迂而僻:路远而偏僻。

石级:台阶。

天门开:通向盘顶的另一途径。把盘顶比作天,到了这里就等于打开了通天的门,因以得名。

髻(jì)石:盘山上地名,因形似盘在头上的髮髻得名。

“阔以掌,山石碍右臂,左履虚不见底”句:用手掌拨开路,山石伸出来,右臂无处放,左脚如果踏下去,就是不见底的深渊。

中绝者数:中间断了的有好几处。

导僧:导游的僧人。

嶮(xiǎn):同“险”。

扪(mén):拉、持。

萝:藤萝一类的植物。

探:摸取。

棘:酸枣树。

更(gēng):轮流更替。

秀:美丽、出众。

太古:远古。

云岚(lán):云气。

枰(píng)石:棋盘石。

方广可几筵(yán):大小略同于祭神的案席。

瞰(kàn):由高处向下看。

“世上无拼命人,恶(wū)得有此奇观也。”句:只有不怕死的人,冒险登盘顶,才能看到这样的奇观。恶得,怎能、哪会。

衲(nà):本指僧衣,这里借指和尚。

肘行:用胳膊爬着走。

目不谋足:眼睛顾不了脚。

殆(dài):危险。

已:同“矣”。

微径:小路。

但:只、只是。

油:光滑。

跣(xiǎn):光着脚。

蛇矫:像蛇一样矫捷。

下布以缒(zhuì):从上边放下布,让下边的人攀布而上。缒,本指顺着绳子从上往下,这里是从下往上。

努:用力。

从:通“纵”,放,送。

迨(dài):等到。

咋(zhà):咬。

咋指:咬咬指头,有痛觉,表示还活着。

载:记录,记载。

新其目:新给它起名字。

纤瘦:狭小,狭窄。

丰妍:盛美。

寐可凭:睡可以作为靠的。

茵:席子、垫子。

闲可侣:闲闷时可以作为伙伴。

蛇足之者:用“画蛇添足”典故,指多事的人。

天成可庵:天然形成可以作为小庙。

窈窕(yǎo tiǎo):山水深远曲折。

刹(chà)宇:佛寺庙宇。

录:记载,写出。

寄投者:借以停足的地方。

千像、中盘、上方、塔院:都是寺院名。

“朔,数得十”:从初一数起,数到十,即谓初十日。

苏潜夫:苏惟霖,字云浦,潜夫为号,与作者为至交。

小修:作者胞弟袁中道的字。

死心:袁文炜,字中夫,后出家,名死心。

宝方:一名圆象,后随作者至公安,为二圣寺住持。

寂子:僧名,事迹未详。

官于斯:在这里做官。

旧雅:旧日交往。

钟君威:钟起凤,君威是字,浙江人,蓟州知州。

郎中:医生。

李酉卿:名长庚,麻城人,曾任吏部尚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