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 · 僰人养猴

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咛,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百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不能禁,大沮。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则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僰族人(善于)调教猴子,给它们穿上衣服教它们跳舞,(使它们)旋转得很圆转动有角度(很有章法),配合音律节拍(默契)。四川的(一个)儿童看了很妒忌他们,为自己不如他们而羞耻,想着用什么方法破坏它们,就在袖子里放了茅栗子前往。宴席开张猴子们出来(表演),众人都站起来专心观看,左右的猴子舞蹈跳得都很合节拍。四川的儿童故作无意地挥袖丢出茅栗,将它们丢到地上。猴子(见了)扯掉衣服上前争抢,酒壶也撞倒了桌案也掀翻了。僰族人(怎么)呵斥也不能制止,非常沮丧。

郁离子说:“当今用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去打仗的,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吗?”

介绍

《郁离子》是明代李贽所著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共收录了30个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僱人養猴》是一个关于人性和社会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通过一个僱人和他的猴子之间的互动,探讨了社会关系、权力和道德的问题。

在这个故事里,僱人雇用了一只聪明伶俐的猴子来帮他工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只猴子变得越来越独立,并开始对僱人的命令置之不理。最终,僱人意识到自己无法再控制这只猴子,于是决定将其放生到森林中。

这个故事通过猴子的形象象征了人类社会中的各种角色和关系。它告诉我们,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即使是最微小的角色也可能变得独立,并且这种独立性可能会导致问题的产生。同时,这也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当人们失去控制时,他们往往会采取极端的行为来保护自己。

注解

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以及滇东一带。

伫:站立起来看。

佁然:静止貌。

褫:剥去衣服。

蚁:同“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