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陆澄问:“什么才算是主一的功夫?就像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用功夫,接客就一心在接客上用功夫,这能否称为主一呢?”
先生回答说:“好色就一心在美色上,贪财就一心用在财物上,这能称主一吗?这只叫逐物,不叫主一。主一,是指一心只在天理上。”
。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著作,记录了其弟子和后学对其思想的理解与实践。以下是“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一”中的部分内容:
原文:
“先生曰:‘吾闻学者有三难者:一是读书不求甚解;二是口耳之学,终无益于事;三是心术不明,而妄自尊大。’”
翻译(可能的中文译文):
“先生说:“我听说学生有三种困难:第一是读书只求表面理解而不深入思考;第二是仅仅通过听别人讲或看别人的书来学习,这样对实际事情毫无益处;第三是心术不明朗,妄自尊大。”
解释(可能的中文译文):
“先生说:“我听说学生有三种困难:第一是读书只
陆澄,字原静,或作元静,又字清伯,今浙江吴兴人。正德九年(1514)拜阳明为师。
好货,好色,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