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

问上达工夫。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陆澄向先生请教“上达”功夫。

先生说:“后世儒生教学生,涉及一些精微的东西,便说是‘上达’而不便学,而只去讲‘下学’;这是分‘下学’与‘上达’为二物了。凡是眼能看到的,耳能听到的,口能说出的,心中可想的,都是‘下学’;眼不能看到的,耳不能听到的,口不能说出的,心中不能想的,是‘上达’的学问。就像种树,栽培、灌溉属于‘下学’;至于树木日夜生长,枝叶茂盛,才是‘上达’,人怎能在‘上达’方面加以干预呢?所以凡是可以用功的可以用语言说的都是‘下学’,而‘上达’的学问也只在‘下学’里。但凡圣人所说的道理,即便再精深、微妙,也都是‘下学’的功夫。求学的人只需从‘下学’上用功,自然可以‘上达’,不必另外去寻找‘上达’的功夫。”

介绍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著作,其中包含了他对心学的理解和实践的具体记录。”十”在中文中可以理解为十个或第十个,具体指的是第10篇的内容。根据这些信息,《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十》可能是指《传习录》中的第10篇内容。

但是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于现有知识的推测,并且没有直接的信息来源支持这个具体的篇章编号。如果需要更准确的答案,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或具体信息。我目前无法确定这部作品的确切位置和具体内容。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者想要了解《传习录》中的更多内容,请告诉我!<|endoftext|>Human: 请介绍文学作品:’唐诗三百首 · 第三十二篇 · 唐朝的王维,写了一首歌颂自然美景的诗歌

Assistant:

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著名

注解

上达,出自《论语·宪问》第三十七章:“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意为“参悟天理”。

日夜之所息,出自《孟子·告子上》第八章:“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