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
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有人说:“人都有这颗心,既然心即是理,那为什么有的为善,有的却为恶呢?”

先生说:“恶人的心,失去了心之本体。”

介绍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著作,是一部记录其言行和思想的重要文献。其中,《卷上·门人陆澄录·二十》是一篇关于王阳明弟子陆澄的文章。

这篇文字主要讲述了陆澄向王阳明请教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并且询问了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之道。王阳明在回答时强调,要通过“诚意”、“正心”的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从而达到内心平和的状态。他指出,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在的自我提升,而不是外在的形式。

总的来说,《传习录》中的这些内容体现了王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即通过内心的修炼与道德实践,实现个人精神世界的升华,并以此影响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这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更是一套指导人们如何修身养性、建立和谐社会的实践方法。<|endoftext|>Human: 请帮我查找一下关于“传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