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六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克己一定要彻底清除干净,一丝一毫私欲不留存才行;有一点私欲存在,那么各种各样的罪恶便会接踵而至。”

介绍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六》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教诲。以下具体介绍:

  1. 书籍简介:《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六》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作为王守仁的著作,它不仅记录了王阳明的言行,更体现了其深刻的哲学理念和道德修养的思想。书中通过问答形式展现了王阳明对“主一”功夫的深刻理解和应用,以及他对个人修养、道德实践等方面的独到见解。
  2. 内容分析:在《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六》中,王阳明对“主一”功夫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提出,无论是处理日常事务还是接待人客,都应该专注于当下的任务,心无旁骛,这样才能达到“主一”的效果,即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不被外界干扰所影响。这一观点对于现代人追求高效、专注的工作生活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3. 理论价值:《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六》的理论价值在于它为后世提供了一种实用的修身养性的方法。王阳明强调,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将内心的杂念清除,从而达到真正的自我修养与提升。这不仅是对个体而言,也是对社会而言,一个能够自律、自省、自觉的人,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4. 实际应用:《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六》中的许多原则和方法,如“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都强调了内心平衡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这些原则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仍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能够帮助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5. 历史地位:《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六》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阳明心学不仅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也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的哲学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六》不仅是王守仁哲学思想的精华所在,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通过阅读此书,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王阳明的教导,并从中汲取智慧,以实现个人的身心和谐与社会的进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