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下 · 右南大吉录 · 教约 · 二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吟诵诗歌时,必须仪容整洁,气定神和,声音清朗,节奏匀称,不急不躁,不荡不嚣,不馁不慑。久而久之就会精神宣畅,心气平和。每个学堂根据学生数量的多寡分为四个组。每天轮流由其中一个组吟诵诗歌。其余的都在座位上神情严肃地静听。每五天让四个组在学堂依次吟诵诗歌,每十五天集合各学堂到书院吟诵诗歌。

介绍

传习录 · 卷下 · 右南大吉录 · 教约 · 二’ 是明朝时期的文学典籍,由王守仁所撰写。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他对于儒家经典的理解,以及他的教学经验和思考。

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儒家经典的各个方面,包括经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等等。王守仁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主张以心为主,以理为辅的教学方式。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德行和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这本书也是一本重要的历史文献,记录了明朝初期的思想和文化状况。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明朝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注解

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