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人作文送友行,问先生曰:“作文免不了费思,作了后又一二日常记在怀。”
曰:“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则未可也。”
又作诗送人。先生看诗毕,谓曰:“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若说得太过了,亦非修辞立诚矣。”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直录 · 十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有一个学生写文章为朋友送行,问先生说:“写文章难免费心思,写过后一两天还总记挂在心上。”
先生说:“写文章时思考并无害处;只是作完文总放不下,那么就会被文章所牵累,心中存有一件事物,这就大可不必了。”
又有人写诗送人。先生看了之后,说:“但凡写诗作文,要根据自己的天分和能力,如果说得太过分了,也就不是修辞立诚了。”
介绍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直录·十二》是明朝时期王阳明所编的一本书,主要记录了他的思想、学说和教学经验。这部书对于研究王阳明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我们理解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提供了重要资料。
在《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直录·十二》中,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等重要观点,强调道德修养和实践的重要性。他还提出了“良知”、“诚意”、“正心”等核心概念,认为这些观念是实现道德修养的关键。此外,王阳明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直录·十二》的内容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道德修养、政治伦理、教育改革等等。其中,王阳明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尤为突出,他认为道德修养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关键。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教导,鼓励门人追求道德修养,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完善。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直录·十二》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著作,对于我们了解王阳明的思想和教学经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解
修辞立诚,出自《易经·文言·乾卦》:“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